|
2015年12月20至21日,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会议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在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为根治“城市病”开出了五大统筹药方,让城市更宜居,让城市更健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即文明,西方社会“文明”一词,就源于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城市是人类的文明结晶、智慧创造和发展进步的核心标志。古代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千百年来,城市一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期盼,从古代“乌托邦”,到近代“理想城市”,再到当代“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和“智慧城市”等,都是让人类在城市生活的更美好。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和谐宜居更美好,是当代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建设和治理的共同追求和价值所在。
失调,让城市痛与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和建设日新月异,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没有充分科学地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没有充分科学地汲取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在城市空间均衡布局和优化、城市发展速度和节奏把控、城市规模等级和结构设计、城市管理和治理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调、失衡和失序现象。
从中医角度来讲,气血不通则痛,关系失调则病。城市是同人一样的生命体,城市机体气血失调、失衡和失序,让城市“痛”与“病”。“城市病”这一世界性的城市“顽疾”,在我国城市中间大面积的迅速爆发出来。“城市病”生成的诱因多元,表象多样,病灶各异,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千城一面、两极分化、卫生恶化等,“城市病”大有高发、高危之势。特别是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在“摊大饼”式的快速膨胀和无序扩张之中,人满为患,车满为患,交通瘫痪,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垃圾围城,安全脆弱,内涝泛滥,应急滞后,房价高企,公共服务匮乏,看病难上学难等典型“大城市病”尤其突出。“我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北京,北京》这首流行歌曲唱出了人们对于“首堵”北京的复杂情感体验。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现在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与国际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城镇化率相比,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将逐步达到70%左右。城市和城市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火车头”,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贯彻和落实“尊重一个规律,落实五大统筹”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治理过程日益严重的失调、失衡和失序等病症,从根本上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
统筹,让城市更健康
健康是指人身心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高级的生命组织系统,城市健康是指城市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它更多地体现为城市“人口-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子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和谐,平衡、协调、和谐是城市运行状态良好、城市健康的基本标志。《黄帝四经•道法》曰:“应化之道,平衡而止。轻重不称,是谓失道。”根治“城市病”,让城市早日康复,让城市更加健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统筹施策。统筹之道其核心思想就是“辨证施治”,是医治失调,寻求平衡之道,就是寻求“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才能让城市发展更健康、更宜居和更可持续。这次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统筹药方”是治理“城市病”的根本之策,即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好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以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好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统筹施策,让城市更健康,就是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首先,促进生态更健康。就是要遵循城市自然生态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服务产品,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生态赤字,实现城市生态服务保值增值。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其次,促进经济更健康。就是要绿化城市国民经济体系,构建以绿色经济为特征的城市经济系统,让城市经济更加的绿色化、生态化、循环化和低碳化。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降低资源环境代谢强度,坚持集约发展。推进城市“精明增长”、“紧凑发展”,逐步实现城市资源消耗“零增长”,城市发展与资源消耗彻底“脱钩”。第三,促进社会更健康。就是坚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遵循城市社会发展规律,倡导包容性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享受人人平等的公共服务,普遍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留住文化“基因”,打造中国特色城市的精气神。(作者:杨多贵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