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刘会)12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国家高端智库”系列讲座,主题是“构建人类发展路径创新的全球气候治理体制暨巴黎气候大会成果解读”。
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章立制”。此次巴黎气候大会采用“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模式,允许各方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确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对此表示,这种根据国家自身情况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做法,更能缓解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难题。
作为多次气候谈判的亲历者,邹骥分析了《京都议定书》受挫的原因。“尽管我们依然认为《京都议定书》本来是公平的,体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区别,让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对它的排放权提前做出规定,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做出严格的全经济范围定量的规定,我们认为在那个历史时期,应该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美国坚持不干,使得《京都议定书》只覆盖了大约全球排放量15%的国家,这样《京都议定书》事实上难以为继。”
人类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转变为另外一个模式,开启了“自下而上”的模式。相比较而言,《巴黎协定》以“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方式作为行动机制更能赢得广泛的参与。
据悉,目前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尝试开启气候治理新模式。
据邹骥介绍,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包括四个行动目标: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他指出这一行动目标的确定绝非偶然,而是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走过的道路,探索他们的收入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变化而定。
此外,欧盟、美国、印度等主要经济体也均已提出自主贡献目标,与中国相差无几。
邹骥强调,《巴黎协定》中的国家自主贡献并不等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同样的责任。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排放下行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都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高能耗、高排放的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应带头减排,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合理、合力的减排效果。
同时,《巴黎协定》也提出,从2023年开始,每5年盘点一次全球行动总体进展,加强国际减排合作,提高合作透明度,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