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能力优势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 2015-12-08 09:28:1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杨多贵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扶贫开发 输血模式 造血模式 贫困 减贫 人力资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立足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可以说,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千年发展目标成功地帮助全世界十亿多人摆脱极端贫困,中国在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占据了全球减贫的3/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5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减贫成就?为什么我们可以确保到2020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面小康?因为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调控能力、有独具特色的组织动员能力、有授之以渔的人力资源建设能力,三大能力共同支撑了扶贫开发从“输血模式”到“造血模式”的根本转变。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调控能力是消除贫困的前提条件

201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协会前主席安格斯•迪顿认为,放眼全球,国家能力的缺失,即无法提供富国人民习以为常的服务和保护,是贫困和落魄的主要原因之一。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执行理事、非洲未来与创新部主任雅克布斯卡•西利亚斯认为中国有一个能力强、运作良好的政府,在经济的“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中国有效管控了社会的不平等问题,这是非洲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福山认为,一个强大和高效的政府是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走向要发展现代化的关键,他认为中国取得成功是因为中国具备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独特之处。无容置疑,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调控能力,只要提出具体目标,就能实现,这可能是全世界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可以比拟的优势。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面小康,是我们党的伟大使命,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重大战略行动,无论是扶贫资源的动员和调配,还是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带有强烈政府主导色彩的扶贫模式,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调控能力是能够实现快速减贫的首要原因。

独具特色的组织动员能力是消除贫困的核心保障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在过去的革命和战争年代,是我们完胜敌人和克服困难的一大法宝。20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摆脱新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毛泽东主席就曾指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当前实施“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举措,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扶持谁”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实践证明,唯有把贫困人群组织起来,实现扶贫、脱贫工作的组织化,“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举措才能落到实处、才能顺利推进。

授之以渔的人力资源建设能力是消除贫困的根本路径

个体能力贫困是最大的贫困,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要发挥人力资源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加大推进科技扶贫力度,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升贫困农户的技术应用能力;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农技专家下基层服务“三农”行动;采取兼职挂职、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等方式,精准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帮扶;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要实施互联网+扶贫行动,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信息利用能力,促进互联网服务企业与扶贫领域深度融合,逐步提高扶贫工作在线化、数据化水平,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与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作者:杨多贵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六大看点

未来要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

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

农村有需求地区可以实施“以粮济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