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任务艰巨分歧仍存 中国备受瞩目

发布时间: 2015-12-01 17:10:12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姚琨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大会开幕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分歧 减排 京都议定书 环境难民 化石能源 2摄氏度 国际社会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30日起至12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召开,14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为199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次缔约方会议以来最多的一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政要均赴巴黎参会,全球近2000个非政府组织也与会。

任务艰巨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根据联合国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今年以来,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频发,催生数以百万计的环境难民,影响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安全。

此次巴黎大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下,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并适用于各方的”全球减排新协议。新协议将确定2020年《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结束后,国际社会如何分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以确保全球气温升幅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水平。

目前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提交了长期减排方案,为全球在气候大会上扫除障碍、达成协议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但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减排目标加总后大约会减少40-60亿吨碳当量的排放,但离“2摄氏度”所对应的需求仍相距甚远。

分歧仍存

峰会大幕已然拉开,但是各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一是减排责任划分,即如何对接《京都议定书》的原则以及顺应全球发展的现实,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尤其是碳排放的定量划分。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张保留“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并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加以体现,敦促发达国家落实以往承诺。西方国家则要求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承担更大减排责任。

二是资金问题。发达国家曾在哥本哈根峰会、坎昆峰会等场合多次承诺向发展中国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今年10月出版的气候融资报告,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提供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在2014年为618亿美元,高于2013年的522亿美元,但与承诺的1000亿美元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备受瞩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显示出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举措和成效令世界瞩目。2014年中美双方达成《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到达峰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该协议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起到了实质性推动作用和强大的示范效应。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立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10月,中国宣布建立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加大环境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巴黎峰会前夕,中美、中法还分别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一些问题凝聚了共识,为协议达成创造了良好氛围。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国际社会对这次的巴黎大会的行动也寄予了厚望。但联合国气候变化的每一次谈判都伴随着斗争、妥协与共识,巴黎峰会或许也不会例外。(姚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