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伦: “利率走廊”逐步建立 资产证券化走向国际可期

发布时间: 2015-11-25 13:16:0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东海 周兵  |  责任编辑: 品牌
关键词: 马德伦 租赁 资产证券化 金融 投资

马德伦: “利率走廊”逐步建立资产证券化使金融市场提升盈利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德伦致开幕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王东海 周兵)11月18日,中国租赁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德伦致开幕词。他说,租赁业与资产证券化处在大发展的时期,租赁业如何盘活资金、如何利用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话题。

积极推进金融改革 “利率走廊”逐步建立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的作用不可替代,围绕这样一个改革的目标,金融改革深化、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必然。”马德伦说,按照这个趋势,一系列金融改革正不断推进,包括市场开放、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帐户可兑换以及市场深化等等。

比如,央行积极从数量型向价格型手段转化,随着外汇进出的日趋平衡,一改过去需要对冲及使用准备金,来被动地应对外汇大规模流入或流出的冲击。

央行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融资对象都是中小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利率走廊”正在逐步建立中,并能更好地引导利率市场化。

央行对自己的资产安全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过去完全的信用放款带来央行资产损失风险的做法完全不同,央行再融资也需要质押,市场化改革力量正在不断深入。

资产证券化走向国际指日可待

马德伦指出,改革意味着开放、金融创新、有序竞争、服务效率的提升,也意味着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先导作用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资产证券化加快发展的愿望和现实的需求就迫切的显现了出来。

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条件来看,金融机构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对冲与管理也必将高度的重视,利率互换和在期货、信用违约互换等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将使资产证券化显著的受益。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也意味着资产证券化走向国际指日可待。

随着盘活存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落实,金融衍生品等创新产品的配合也必将造就资产证券化最优的发展环境。现实中金融脱媒现象以及多层次市场和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市场参与者就金融普及化进程加快,众多中小企业和个体将获得积极的金融服务,资产证券化反映了普惠金融的一个要求。

传统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正在改变

传统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正在改变之中。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分散风险,可以增加流动性、改变融资模式、提高盈利水平和加快业务转型,并解决资产和负债期限不匹配的一系列问题。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也使其它金融机构更便捷的金融市场实现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提升安全和盈利水平,参与融资主体格局的改变,增强市场的活力,也增强了自身的活力。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从1985年美国Sperry公司以1.92亿美元电脑租赁合约为担保,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支资产证券,资产证券化从不动产证券化到动产证券化的过程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中国资产证券化启动不过十年的时间,但是,也有许多可喜的发展。

从规模看,2005年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是150亿元,今年试点规模是5000亿元,从发行规模看,2005年实际发行187亿元,到今年9月累计发行6305亿元。

从产品结构看,从最初的CLO到不良资产ABS融资租赁的ABS、个人消费贷款ABS以及RMBS品种不断增加。

从发起机构看,从14家到包括银行、汽车金融、资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在内共达到了74家。

从投资结构看,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机构持有证券的比例在不断的上升。

从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来看,涵盖一般企业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金融租赁贷款、个人消费资产等主要贷款类型。

从管理制度看,从最初的试点管理办法到今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一系列指引,表明管理的规范、简化和对市场培育管理当局的意愿。

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然,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马德伦说道,现在资产证券化更多的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优质商业资产,商业银行不愿意出手;有风险的资产,投资人的认识不一致;发行定价机制的改进和完善需要发起人也需要发行机构和投资者的技术和眼光;二级市场的活跃,对于一级市场、整个市场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另外,在税收、会计、抵押权变更登记、风险自留豁免等管理制度方面,在规范信息披露的标准方面,在推动市场主体和多元化方面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次论坛由《金融时报》社、中国融资租赁研究院、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和北京圣大律师事务所主办,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和量通租赁有限公司协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