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纠纷不除,民族团结"馅饼"能掉到贵州龙广吗?

发布时间: 2015-11-18 16:52:34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张宁锐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 贵州 卷宗 李光华 贵州省委

偷盗、邻里矛盾、权属矛盾……,这些不太好看的关键词,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贵州省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的“案底”上,一度并不少见。

民族团结进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谓不正视缺点就难得进步,这也许是“进步”示范的另一种解释:

时间:2015年2月14日

地点:谷顶架村

参加人:罗孝武 李光华

问:你今天上午在哪里干活?

答:在罗孝伦油菜地上面载洋芋。

问:你是否看到牛吃了罗孝伦的油菜?

答:我在土边(注,田边)吃烟休息时,看见牛在吃。

问:你知道是谁的牛呢?

答:知道,是王国兵的牛……

这是中国网记者11月15日采访贵州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时,该村的人民调解员李光华提供的《龙广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卷宗》里的一段笔录。

李光华同时任该村村委副主任、群众工作室副主任,调解邻里矛盾的事儿,他已经做了十多年。这样的卷宗,是从2013年3月群众工作室成立开始写的,“以前都有调解,但是没有这么严肃的笔录,没有白纸黑字记下来。”

卷宗的下一页写道:

“被申请人同意赔偿申请人贰佰元,以后保证不在(注,应为“再”)有此发生。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王旺兵家中,当日履行。”

同时有申请人罗孝伦、被申请人王国兵的签字和指印。调解员李光华与另外两人也签字,并盖公章。

  在调解卷宗的笔录中,详细记录了纠纷情况,经调解同意,双方要签订协议书。

图为李光华出示的龙广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卷宗。(中国网记者 张宁锐/摄)

显然,这起“牛损坏油菜”的村民小矛盾“摆平”。

龙广村有900多户3500多人,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40%,典型的多民族聚居。

为了让各民族和谐相处,村委会费心不少。“群众工作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村级建群众工作室,这在贵阳市属首例。

龙广村群众工作室在各村民小组聘请“五老”(老教师、老党员、老军人、老族人、老村干部)担任人民调解员,“他们威望高,老百姓听他们的,所以如果哪个村组有矛盾纠纷,我们就第一时间联系这个村组的人民调解员出面。”李光华介绍,“他们出面说话,管用。”

李光华介绍,群众工作室面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对村民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小纠结,及时疏导调解。从2013年3月群众工作室成立,到2015年两年多的时间,共接待办事群众千余次,化解矛盾500多件。“百分之百化解,没有遗留任何一个问题。”

在化解小矛盾的过程中,龙广村的党员干部也教育各族群众:各民族间要手足相亲,邻里相助,要尊重差异,包容发展,共同维护团结,才能共同繁荣发展。

公开、公正、公平处理民事纠纷,不是喊在嘴上的,要落到实处。在开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胜利看来,村民间的矛盾,看似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不处理得让老百姓服气,慢慢小矛盾就会积压成大矛盾。

记者翻阅一摞摞卷宗记录,确实看不到“天大的”大事。“百姓生活没大事,基层工作没小事。”龙广村村支书陈勇深有感触。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茂爱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认认真真把老百姓上心的小事做好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大事就做好了。”难以想象,如果任由这500多件“小事”长期堆积、发酵,这个村子不知会是什么状况。

正因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龙广村2014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今年8月,通过全面小康建设验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