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于10月29日发布。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勾画蓝图,万众瞩目。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离不开全球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中国能否顺利完成“十三五”的目标,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对世界经济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十三五”之后中国又会构建怎样的大国形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对此作出解读。
赵锡军认为,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已经不断地跟全球经济融合在一起,我们的贸易规模是全球第一大的,进出口是第一大的,从商品的流动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融合了。经过“十三五”5年的工作,我想我们的经济可能会进一步迈上一个台阶,有可能和第一位非常接近,甚至超过第一位也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你这个经济的影响力,对全球的影响力,或者全球经济对你的影响力,这种互动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意味着你一方面要考虑到外部经济变化、环境的变化对你经济的影响,甚至对社会的影响、对人的影响都要考虑到。另外,要考虑到自己本身经济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的外部性,它可能会对全球和别的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这种相互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就要考虑两个方面。
除了经济本身、社会本身的相互影响要考虑到之外,可能要强调的一点是当经济不断发展的时候,经济慢慢走向第一位了,越来越领先了,理念、人的素质、文明程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我们以前说,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但人呢?经济发展到全球第一了,大家都觉得经济发展得非常好,但一看人,素质非常低;一比较也没有什么好的理念,也没有什么别人赞赏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凝聚力。“这个发展,我个人觉得在人的问题上,可能就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至少不像经济上那样成功。”所以,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可能最后都要形成自己的这种独特的发展理念,这个理念跟经济发展一样,要引领,可能还有一些要向你学习的国家,别人一看你的经济发展上去了,你的国家也发展起来,人也发展起来了,大家觉得你的模式不错,要向你学习,这才有所谓的凝聚力和引领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十三五”期间除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还要从这个角度突破。
“从整个公报来看,从开头到结尾有两句话是呼应的,我们还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是我们发展的内容、发展的理念在不断升级,在不断深化,在不断提升。到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了这个工作,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出来这个,这个发展既是我们全国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意味着我们把这个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赵锡军表示。
杨团指出,几年前,“和平崛起”的思路、口号曾经引起过国内外的争论。今天我们不再提“和平崛起”,但我们用我们所有的努力来实现和平崛起,文件中很明确地说经过“十二五”以后,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都上了一个台阶,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而且这个评价恰恰是在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比较大的转折的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都在发生一种新的转化,都在探路,怎样可持续发展,包括老牌的发达国家全体都进入了困境。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可以说各方面的发展,刚才讲的经济、科技、国防都是走在前面的。所以,习主席最近出访美国和英国获得全世界最大的关注,这个都说明我们的国际影响力到了一个什么位置。
“再有5年,我们攥紧拳头搞发展,按照这5个发展的理念做,我们肯定会比今天,比现在2015年会大大地上一个台阶。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是真的有能力、有实力、有胆略来承担国际和平发展的一切事务。目前我觉得我们还差一口气,这口气是需要这5年补上去的。”赵锡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