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收获 传递绿色消费理念:从田间到餐桌

发布时间: 2015-11-05 13:36:2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张洪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分享收获 绿色消费 田间 餐桌

几年前,石嫣在中国创办了第一家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农园,种植绿色蔬菜,不通过中介,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如今,这一模式的农场在中国已经扩大到了300多家。

如今,她是“分享收获”CSA项目负责人。她希望更多人关注CSA,向社会传递“绿色”理念。

素面朝天的农场

慢吞吞的羊群踏着与城市人满拧的步子挡在路中央,距离北京城区70公里的柳户庄村继续向前,路边一片白花花的大棚就是石嫣的顺义农场“分享收获”。这是石嫣继“小毛驴”、“通州基地”之后的第三件作品。

把前一天的剩饭丢给咕咕叫着的乌鸡,石嫣在“分享收获”四个大字下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名片上印着她的两个身份:博士、掌柜的。办公室像本人一样朴素,屋后是26个大棚。

2008年,作为中国第一位公费出国插队的学生,石嫣在美国一家CSA农场做了半年“准农民”,回国后,在北京创办了“小毛驴市民农园”。2012年,她离开小毛驴第二次创业,独立经营“分享收获”。

这是一家大门广开的农场,从种植到生长全程监控。

土家族青年秦热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作品——18000多只“菌棒”,偌大的大棚中,这些菌棒正在“抽丝”。再过几天,菌丝会爬出一朵朵蘑菇。沼液、剩饭剩菜等液体肥在这里随处可见。

大棚里,因为不含虫卵,椰糠被用来育苗,免去了大面积生虫之虞。偶尔,菜生了虫子,则采用休耕间作、生物防治,粘虫板、防虫网等措施,断断不会用农药。因为层层把关,这里的蔬菜素面朝天,长相也许不比那些做过手脚的好看,但却被人吃出了“早早年的味道”。

石嫣“务农”,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食品安全和土壤污染的忧心。“在一个好的食物生产环境中,人们是不太在意绿色、有机这些理念的。”石嫣说,“如果以人为核心,除了追求产量,还要考虑土地过几年会不会受到破坏。”

“分享收获”并不是“小毛驴”的简单复制。当年,“小毛驴”由政府出资,拿着现有的资金“摊一张大饼”。如今,石嫣坦言:“钱出在自己身上,必须精打细算。”

让石嫣欣慰的是,依靠口口相传,目前,“分享收获”拥有500户会员,两年多来,收入至少持平,且有盈利。

回归原始种植

随着石嫣的示范,一批以“耕农田、耕心田”为信念的CSA农场相继诞生。目前,中国大约有300家,北京有50多家。

CSA说白了,就是“把有机蔬菜配送到消费者家里”,取消中间商,让农民与消费者对接,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益。目标是实现“永续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分享收获”有三个内容:直销、友好、本地。消费者预先付费,生产者不用贷款,“对于前期没有多少资金的中小型农场,这一模式非常适用。” 石嫣说。

谈及CSA的责任,石嫣流露出农夫的率真,“卖家是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这样更可以为自己的产品负责。”

“食在当季,食在当地”是CSA的理念,石嫣说,该理念不鼓励消费进口产品,因为食物在采摘加工的过程中有很多营养的损耗,还会有食品安全的风险。

“把钱付到村里,你能看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改变。未来,如果北京地区的农民都能生产健康农产品,那么北京市民也会因此而受益,同时受益的还有环境。”

石嫣和先生程存旺曾共同就读于“三农”专家温铁军的门下,他们在农场结婚,婚宴食材都是自家地里的蔬菜,而新娘石嫣则“拿着一颗西兰花就把自己嫁了”。

两人联手打造了很多产品,其中之一是共同翻译了富兰克林•H•金的名著《四千年农夫》。石嫣说,这部探讨东方农业模式的作品是引发世界有机农业的一个原因。100多年前,作为美国土壤局局长,富兰克林•H•金来到上海,清晨黄浦江的船只把上海人的粪便运到郊区作肥料,这场景让他深受触动。

“当时,我们的城市还没有西方发达的地下水系统,但是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疾病发生。当地人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吃加热食物,垃圾被重复利用等。”石嫣说。

19世纪,人们便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农业方式是可持续的。让作者好奇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养活了如此多的人口,在耕作过程中,尽管有水土流失的现象,但是并没有美国200多年耕作史使土壤碳含量下降一半的情况发生。

“那个年代,他们用的化学品比中国要多,后来出现了很多环保运动,针对的都是当时的环境问题。”

令石嫣惋惜的是,目前,实验室技术比100年前要强很多,但是农民的智慧没有太大长进。

“看到病虫害,他们只想到用农药去喷,不去想是否这块地有什么问题,明年是不是不应该再种这种东西了,是不是应该改良一下土壤,或者让大棚通通风……有人说农民被弱智化了。”

石嫣反问说:“农民生产真的需要那么多技术吗?”不需要回答,她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很多实实在在的生产方式其实已经生产出足够好的东西了。”

传递绿色消费理念

在中国,食品管理“有关部门”是挨骂最多的政府部门之一。随着这类“烦人问题”的不断凸显,有机农业似乎成了解决食品安全的“良药”。一些商界名人纷纷涉足农业。但是,绿色农产品因为价格高昂,在中国,消费人群一直有限。

石嫣认为,北京有能力消费绿色农产品的人至少占40%,但是各种“不必需”的开支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比如买了房后还想换一套更大的,总是处于还贷的过程中。”

在“分享收获”,一个三口之家肉蛋菜全部预订,每月约1200元,如果不介意它的单调性(多是季节菜),每天“吃有机”并非梦想。有人种菜,仰仗于有人认领,这是一个彼此支持的循环系统。

平时生活在村里,石嫣不觉得“缺什么”,东西有效利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我家前几天的剩粥可以拿来喂鸡。”但在大城市,这却是一件不好操控的事情。

新生代在衣食无缺的环境中长大,对食品缺乏感恩之心,而年轻人回乡务农更是一件十分“逆袭”的举动。石嫣承认,“我们所处的困难是整个农业的困难。团队的流动性较大,在农场工作,未来成家后孩子教育怎么办,这都是比较实际的问题。”

相对于中国土地上密密麻麻分布着的380万个自然村,300多家CSA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石嫣并不在意自己的农场有多大,让她感慨的是,现阶段,大多数人并不接受“小是美好的”理念。一般人认为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型流通的超市才能解决城市人的饮食问题,石嫣说,“这种方式可能风险更大。”

在美国实习那会儿,当地的农场只有30名会员。如今,石嫣的农场已经足够让那对美国农场夫妇惊讶。“这确实是价值观和思路的不同,他们并不追求规模。”而在中国,规模是一个情结。“我们的农业模仿的是美国大农场的模式,你有50亩土地,未来应该有5万亩,一个人来操控,这种模式其实不适合东亚国家。”

考察了很多国家,看了诸多食品流通生产模式,石嫣认为,“我们的弱不在于生产不出好的东西,而在于农民没有组织。”她觉得,“农民只是这个已经被大资本决定的食品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这个链条的最终产品与生产者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石嫣认为,未来中国农业的方向,不是让农民出去,而是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

她在“分享收获”的宣传册中写道,“每5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亩土地脱毒;每1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一个农民健康耕作;每1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让5个年轻人留在乡村工作;每1000户消费者加入,就可以有一个更可持续的乡村。”

在回答CSA今后是否会复制很多时,石嫣说,不管是哪一种模式,一旦控制了生产方式就会出现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还是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最为理想。”

2015年11月,全球第六届CSA会议将在顺义举行,作为国际社会农业联盟副主席,石嫣将更深入地投身到自己的角色中。她希望更多人关注CSA,“分享收获”的背后,是“绿色”、“永续”等理念的传递。 (记者 张洪/《今日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