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已跻身于世界航空公司前十位,成为中国民航唯一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企业。除了日益增长的效益和规模,国航连续3年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保持 95%以上,人为原因不安全事件万时率逐年下降,有效防范重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为了解国航在安全运营方面的经验,10月21日,由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的“走进新国企·安全运营那些事”采访团走进国航,围绕“安全生产”主题,感受国航安全文化。
在国航总部,中航集团党组成员、国航党委书记樊澄表示:“决定安全的核心因素还是人,只要在思想上永远不松懈,对安全的重视态度始终不变,始终保持一种扎实、严谨、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安全生产的基础就不会动摇。”
国航是365天每天24小时全球运营的航空公司,目前国航系(包括深航、山航、澳门航空)共拥有飞机632架,平均机龄为6.04年。这么大的机队规模,实现安全运营的技术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面对巨大的压力,国航迎难而上。国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国航的安全成本投入始终是远远高于同行业的。”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团先后走访了国航运行控制中心、新AMECO北京基地及飞行总队等运行安全保障核心部门。
有着“国航大脑”之称的国航运行控制中心(AOC)让记者们赞叹不已,大屏幕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航路图、雷达图、云图、现场实时动态,国航人的忙碌情形,使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国航作为一个365天每天24小时全球运营的航空公司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对支撑航空公司运营强大的后台系统有了深刻印象;AMECO北京基地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中心,机库里数架飞机并排停放,机务工程师们正用严谨甚至于挑剔的态度对每一架飞机进行着“体检”和维护,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是飞机安全适航坚实的保障;步入飞行总队队史室,透过一帧帧画面、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大家仿佛穿越在6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支“蓝天梦之队”曾创造过中国民航历史上无数个第一次。
据了解,国航搭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在国内首批通过民航局的各项审定并全面实施,依托安全管理体系和航安系统,安全工作全过程的系统化程度切实得以提升。针对风险管理,国航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理念,结合运行和管理实际,率先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品质评估体系(SQA),量化评估安全运行风险,持续推进风险管理的深化应用,形成多层级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生产运行风险。
国航搭建了功能完善的SOC(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签派放行(DM)、机组排班(AC)、配载管理(LM)和动态控制(MM)四大模块已经在海内外全面上线,形成了一体化的运行体系,载重平衡模块完成了国内外航站的集中配载,实现了航班配载这一安全关键点的统一规范操作;机组派遣模块和签派放行模块通过对全公司飞行员统一派遣和飞行计划的本地化管理,提高了机组日利用率和飞机载量的方式,减少机组出勤天数、乘机和异地驻组数量,有效避免了飞行人员疲劳飞行和安全风险点增多的隐患;完善危险源数据库,加强生产运行中的风险动态管控,提升了风险识别能力,有利地把握了安全趋势,将安全关口前移。通过SOC,国航有效避免了安全风险,有力地把握了安全趋势,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超远程监控能力的航空公司。
国航还采用先进科学手段提升安全能力。引进和应用国际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提升安全能力,增大安全裕度。RNP精密导航技术,使飞机在能见度极差的条件下也可安全、精确地起飞和着陆,并大大降低了风向对飞机起降的影响,为连续多年实现高原安全飞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在机务方面,国航采取多项举措,推进发动机全寿命管理系统、飞机健康管理系统(AHM)、飞机维修分析软件系统(AIRMAN)和航材管理系统(SAP)的深化应用,实现飞机实时故障的统一监控、分析和决策,提高排故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效率,确保飞机的适航状态,有效提升了航班保障能力。
国航还打造了安全专业能力行业领先的安全队伍。飞行队伍经历60年风雨历程,创造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飞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