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通过网络得到有效帮扶,越来越多的贫困主体因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脱贫致富。在10月16日举办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电商扶贫论坛上,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 《“互联网+扶贫”联合行动倡议书》,倡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推动互联网与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创可持续性的扶贫新模式,为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借助互联网实现脱贫致富的机会。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刘文奎表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扶贫”,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能够将贫困地区带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贫困地区农民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之后,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缺少市场经验,产品难以被认可,导致他们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今,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电商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刘文奎介绍,2014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在雅安做电商扶贫的尝试,将当地生产的猕猴桃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上销售产品,减少中间商,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有了市场需求之后,组织农民大规模生产,解决分散生产的弊端,再进一步给农民提出一些标准。因为有了市场,农民也看到了赚钱的希望,他们也愿意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生产。
“在电商扶贫过程中,我们在贫困村建立合作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问题;第二,解决体量控制的问题。通过合作社,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单个的农户和个人都不能违反生产的流程,所以农药超标问题、假冒伪劣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通过合作社生产合格的产品。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与电商平台对接,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农场品销售出去了,价格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得到保障了,扶贫的目标也达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扶贫手段,电商扶贫需要建立可复制的模式。”刘文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