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新时期脱贫“硬骨头”扶贫开发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 2015-10-19 09:17:2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国祥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新时期 脱贫 硬骨头 扶贫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举措成效显著。回想30多年前,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贫困国家,农产品短缺,贫困和忍饥挨饿几乎是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必须面对的难题。通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通过不断地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农业机械、推广设施农业,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通过扶贫开发,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相关组织提出了让世界贫困和营养不良人口到2015年比200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又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按照1978年贫困标准,2000年中国大约有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为了让扶贫开发工作有目标激励,2008年我国重新修订了贫困标准,据此标准,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9000多万人,到2010年时只剩下不足3000万贫困人口。2010年,我国又再次修订了贫困标准,据此标准200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近1.7亿人,而目前这一数据大约只有7000多万。

经验表明,我国通过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式扶贫开发道路,对人类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我们注意到,全国还有比较大规模的贫困人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按照2010年价格水平下的人均收入2300元标准贫困村超过10万个,他们主要分布在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还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据资料,目前我国农村尚有数千万家庭喝不上“干净水”,30多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或者水泥路,近4000个村超过20万农村贫困人口还用不上电。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到新阶段,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这些地区因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经济十分落后,贫困人口有时穿衣吃饭都成难题,可以说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主要贫困人口基本上都是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劳动能力偏弱的人群,因病因学致贫占大多数。这些都是新时期脱贫难啃的“硬骨头”。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部署,除了国家财政继续加大国定贫困县扶贫开发外,中央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针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确定了联系单位,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及其扶贫攻坚规划,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集中连片特贫地区农民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这是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的最重要保障。(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