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 也是坚守阵地

发布时间: 2015-10-15 09:56:34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潘俊强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朱彦夫 消除贫困奖 阵地 张家泉村 夜校 村党支部书记

脱贫致富 也是坚守阵地(向贫困宣战·走近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者)

——记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村党支部书记朱彦夫

朱彦夫,1933年出生,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在朝鲜战场上,他身负重伤,失去双手双脚和左眼,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党和国家把他安置在条件较好的山东荣军休养院,并派专人照顾,他却不愿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余生,回到了家乡山东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面对群众的期望和家乡的落后面貌,他挺身而出,勇挑村党支部书记重担,带领乡亲们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村子山山水水间,留下了他立行、跪行、爬行、滚行的“痕迹”。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张家泉村“山上松树戴帽、山下林果缠腰”的景象。

斗大字不识,咋干事

自费办起图书馆和夜校

张家泉村,距离县城45公里,当时是山沟里的一个穷村。看到乡亲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朱彦夫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可是全村500多口人,多数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咋干事创业?

朱彦夫拿出自己的抚恤金办起了夜校。“贫困又没文化可不行,不用说科学种田,就连记个账也不能。”朱彦夫说,“我的文化也是残废后慢慢学的,咱们一块学习,共同提高。”他把粉笔套上弹壳,用两只残臂夹着在黑板上写字,残臂钻心地疼,他仍然坚持。夜校离家两里地,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风雨无阻。

他的心血没白费,两年多,100多名学生从夜校走出,成为村子建设的中坚力量。

为了建图书室普及文化,朱彦夫腾出了自家一间堂屋,还说服母亲,把做寿材的木板做成书架,用省吃俭用积攒起的170元钱买了200多本书,建起全村第一个图书室。

吃都吃不饱,咋脱贫

搬石造地,向山沟沟要良田

张家泉村两山夹一河,沟壑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遇上自然灾害,村民经常填不饱肚子。

在朱彦夫的带领下,乡亲们砌石头垒堰,硬是在山坡上开出了80多亩“大寨田”,为了向山沟要更多的地,朱彦夫又指挥村里的青壮劳力,削高填低,治理好了赶牛沟等大山沟,为村里新增200多亩良田。

光治理赶牛沟,朱彦夫和乡亲们就搬了2万多土石方,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赶牛沟成了平展展的耕地。当年,张家泉就增产粮食5万多斤。

张家泉还缺水,为了挑水,村民得跑几里山路。吃水都是难题,更别说给庄稼浇水了。

朱彦夫翻山越岭请来水利专家,转遍了沟沟坎坎,找到水源,打了数口水井。他还自己绘制图纸,修建起了1500米长的灌溉渠,靠天吃饭的庄稼地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

村民张茂兴说,在那个年代,朱书记还顶住压力搞副业,改善了村民生活;带领乡亲们,种植苹果和花椒,让千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这可是村里的摇钱树呀!

村里没钱物,咋建设

自力更生为村子通上电

吃饭吃水问题彻底解决了,让乡亲们用上电,成了朱彦夫的下一个目标。当时,从10公里外的公社驻地引电到村里,可是电线、电杆、瓷瓶等物资紧缺。朱彦夫找到沿线村的干部,想分头采购物资,可干部们都怕操心费力。朱彦夫急了:光等怎么可能等来电呢?有脚的不跑,我这个无脚的跑!

朱彦夫到处联系架电物资,原本要两个小时卸一次的假肢,经常一捆就是十几个小时,伤腿磨破了,他咬牙坚持。有时找不到旅店,他就在路边,枕着假肢凑合一夜。

7年,行程两万公里,朱彦夫终于备齐了架设高压线路所需的物资。1978年,张家泉村成了方圆几十里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子。

当村书记期间,朱彦夫主动用自己的抚恤金为集体办事情、接济困难群众……1982年,朱彦夫因病辞职,全家迁往县城。但他仍牵挂着乡亲们,经常拿出抚恤金接济乡亲们。为了群众脱贫致富,这位重残老战士,一直坚守着张家泉这个“阵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