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与中国种子集团签约 推动种业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15-09-29 09:21:52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战略合作协议 种业 中科院 种子产业 发力 集团战略 发育生物学 遗传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我国种业产业的发展。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种业产业的发展。图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维才(左)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工(右)分别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9月2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层面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致力于引领中国种业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把中国种业产业发展推向新的台阶,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先行者。

中国科学院阴和俊副院长在签约仪式上介绍说,为更好地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牵头组建了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联合产学研相关机构,打通产业通道,推进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将通过解决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种子创制和产业化为主线,构建‘理论创新-技术集成-设计育种-产业示范’创新链,成为设计育种核心技术和品种创新的一流研发机构和战略力量,引领中国育种创新和种业发展。”他介绍,中种集团是中国第一家种子企业,是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业务领域涵盖了中国主要的农业作物,业务实力强,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将共同推进中国种业产业的发展。”阴和俊说。

据悉,中国科学院“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在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专项针对中国粮食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解析复杂性状分子调控网络,获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分子模块系统,建立模块耦合组装的理论和应用模型,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多模块的有效组装,培育水稻、鲤等产量显著提高的初级模块设计新品系(种),创建新一代超级品种培育的系统解决方案和育种新技术,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核心战略支撑。

专项依托单位为遗传发育所,囊括了包括植物所、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水生所、昆明动物所、东北地理生态所等共17家单位参与。专项设置分子模块解析、分子模块系统解析和耦合组装、品种分子设计与培育以及分子设计育种基地完善与能力提升四个项目。围绕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分子模块系统解析与耦合研究,将在不同主栽(养)区的底盘品种中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单模块和多模块的高效组装,培育可升级换代的分子设计型新品系(种)。专项通过顶层设计和前期反复论证,设置了4个项目、12个课题、63个子课题和143个任务,确定了项目、课题、子课题和任务的研究计划、任务与目标。总参与人数2178人,5年经费概算10.9亿元。

专项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获得了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等模块,同时对模块进行了解析和耦合。此外通过单模块分子设计培育了众多水稻、小麦新品系。同时还培育了一些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