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实习记者 焦凯)华盛顿当地时间9月20日,依托世界各地实行碳定价的经验,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出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成本制定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成功的定价方案的原则。
此项研究由世界银行集团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开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意见建议。该研究报告指出,设计良好的碳定价计划是减少碳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强有力而灵活的工具。
研究提出了碳定价的6项重要原则,称为“FASTER”原则。
研究认为,它们应该是公平的;与其他政策协调一致以确保低碳替代方案的公平竞争环境;稳定和可预测、透明、效率高而且成本低效果好、可靠,以实现可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报告在制定这些原则时综合了现有的方法以及从实践经验和文献中汲取的新的教训。
研究还认为,需要大幅加快步伐设立碳定价的目标并扩大覆盖面,这样世界才能以最小成本达到国际气候目标。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指出:“世界需要找到减少碳污染的有效方式。我们必须设计碳定价的最佳方式以帮助减少污染,改善人民健康,并为政府提供一个资金池来推动投资构建更清洁的未来和保护贫困人口。”
“随着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临近,制定有意义的碳政策的必要性比以往更为突出。碳定价对于寻求低成本高效益地过渡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零净排放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原则将有助于各国政府将碳定价作为其政策工具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合组织秘书长安吉尔•古里亚表示。
“碳定价可以有效地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易于管理,能为扩大财政改革筹措资金,还有助于治理本地污染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欢迎有机会继续与世界银行、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各方开展合作利用这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说。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集团《2015年碳定价现状与趋势》的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世界各地已经实施或者计划实施的碳定价计划的数量增加了近一倍,市场价值约500亿美元。
记者根据报告了解到,约有40个国家和23个城市、州省或地区实行了碳定价,覆盖约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的12%。在实施碳定价举措的国家里,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其碳定价机制覆盖的排放量最大。中国的碳定价机制覆盖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美国的碳定价机制覆盖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报告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还发现,迄今为止,碳泄漏 (即产业向排放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大规模出现。报告说这种风险仅限于极少数暴露的行业,并可以通过明智的政策成功加以减缓。
报告还认为,与在国内单独采取措施相比,国家之间开展合作能够显著降低实现”2摄氏度”目标的成本,因为国家在选择谁减排和谁付费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这种合作带来的年资金净流量到2030年可达4000亿美元, 2050年可达2.2万亿美元。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给碳定价可以引发投资决策和改变人的行为,以支持将地球气候稳定在安全水平的长期目标。碳定价可以有助于把环境损害的负担转移到责任方和有能力减排的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