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7日电 (记者吴丹妮) 白色吊顶,瓷砖铺地,小院种菜,葡萄满架——这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原阿羌乡阿羌村村民艾则孜·艾买提的家。近80平米的新居里,艾则孜与妻子、孩子正过着走出昆仑山一年半后从未想过的全新生活。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巍峨的昆仑山脉横亘于此。当人们惊叹巍巍昆仑雪山与草场交相辉映的壮美奇景时,却不曾想到在这片海拔超过3000米、地处偏远的高寒山区中,常年居住着一大批生产困难、生活方式单一的高山牧民。
“没想到搬下山到萨尔瓦墩以后的家是现在这个样子。”望着在电视机、冰箱前空地上来回玩耍的小儿子,39岁的艾则孜腼腆地笑了。
位于且末县城以西20公里的萨尔瓦墩是目前且末县最大的牧民搬迁定居点,阿羌乡、吐拉牧场、昆其布拉克牧场的牧民搬迁下山后均定居在此。占地241公顷、地势开阔的萨尔瓦墩计划集中安置牧区2325户共15463个牧民,现在已安置了近2000户。
“偶尔回到山上看到以前的房子,心里都想着说还是快快回到萨尔瓦墩吧。”品尝着自家种的葡萄,艾则孜与记者回忆起之前在阿羌村放牧的艰苦生活。
距离且末县城106公里的阿羌村海拔3100米,自然环境恶劣,那时的艾则孜一家就住在一种名为“干打垒”的房屋中。
“干打垒”是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用黏土垒墙,到一定高度后需晒干,然后继续往上垒,直至一人多高。从砌成墙壁、架好房梁,到覆盖塑料布、抹泥封顶,一座“干打垒”至少要花上三个月的工夫完成。记者曾在一座“干打垒”中看到,这种土房子不仅屋内空间狭小,墙壁也被烧柴的炉火熏得漆黑。
“现在哪还用我操心怎么盖房子、管护房子,生活比以前像样得多。”艾则孜告诉记者,他现在养有50只鸡、80只羊,家中的5亩地还种植了小麦、玉米、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加上自己还用货车拉货赚钱,年均收入已经从不足10000元增长到15000元。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牧民都像艾则孜一样从一开始就心甘情愿的搬下山来。在东昆仑山北支脉祁曼塔格山上,若羌县祁曼塔格乡的牧民搬迁工作就曾一度受阻。
“给我找一个能种肉的地方我就去。”牧民帕塔木汗曾情绪抵触地对祁曼塔格乡副乡长杨长新说。据杨长新介绍,若羌县共有牧民582户、2086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居住地十分分散。祁曼塔格的牧区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方式落后,生态环境更是难以保护。
“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为了更好地保护高山生态环境,也为了让牧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杨长新等乡干部开始反复做牧民的思想工作,劝说牧民搬到离县城相对较近的塔什萨依村定居点。
“可以理解,牧民当时认为下山从事农耕要比放牧辛苦却赚不到钱,可我们其实已经在山下为他们致富想好了招数。”杨长新说,除了规划整齐的新居,为了防止牧民“搬下来,留不住,增收慢”,县上为每户搬迁牧民分配了20亩耕地用于种植牧草和红枣(人均5亩),并让每名搬迁牧民享受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与此同时,定居点还采取了“公司加农户、大户带小户”的插花定居模式,在为搬迁牧民分配土地时,做到大户小户相邻,要求大户或公司用工必须优先雇佣搬迁牧民,确保搬迁牧民每月有固定收入等等。
2008年10月,若羌县第一批32户牧民顺利搬迁至塔什萨依,直到今天,若羌县的大部分牧民都已经得到了妥善搬迁安置。
每周,牧民们还会定时定点到乡里学习农耕种植技术,从生活方式单一的牧民变成了掌握技术、收入颇丰的农民。定居后靠种植红枣致富的图妮萨古丽说,每当想起当初干部们做了多次工作自己才愿意下来的情景,都搞不明白“当时自己咋想的”。
“等孩子念完书长大了,一定要让他们走出去看看!”准备晚上去定居点篮球场打球的艾则孜谈起未来兴奋不已。“希望有机会带上老婆小孩出去旅个游,到乌鲁木齐去看看,再远一点,能去北京看看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