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造绿色生活

发布时间: 2015-08-26 08:59:54  |  来源: 工人日报  |  作者: 刘静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中冶集团 中国绿生活 马钢集团 节能环保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走进新国企

8月1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主题活动在在中冶集团所属子公司中国恩菲北京良乡污水处理厂启动。

该活动聚焦国有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展示国有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打造绿色生活,彰显绿色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中冶集团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重点开展污水处理、城市管网、河道治理、垃圾焚烧、清洁能源等新兴环保业务,提供专业化运营服务,形成了在环境工程与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良乡刺猬河畔记者看到,北京良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就流淌在其中。河岸周边风景秀丽,流水清澈,绿树成荫,良乡大学城以及房地产楼盘临河而建,别有一番景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跟随“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活动组,探访中国绿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

绿色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8月19日上午,“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活动走进安徽省马鞍山市。

马鞍山市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的西南侧,因钢建市、兴市。在马鞍山市区,长江穿市而过,马钢集团各厂区均沿江而建,马鞍山市及马钢集团的污水排放控制对长江水系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曾经的马钢,烟囱林立、黄烟滚滚,是“工业化”的典型代表;如今的马钢新区,环境优美,郁郁葱葱,是一座资源节约、清洁生产、高度环保的“绿色”钢铁工业基地。

据了解,马钢集团2015年投入17亿元用于节能设备的维护及运行,并投入3亿元建设脱硫脱硝和烟粉尘总量减排等污染治理项目。“节能减排投入约占到集团年营收的5%左右。”马钢集团副总经理严华表示。

中冶集团承建的马钢新区项目是马钢集团“十一五”结构调整重点项目。作为中国最大的冶金工程承包商,中冶集团承担了国内九成以上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所承建的钢铁项目占世界钢铁市场的60%以上。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江表示,目前该公司的环保板块占资产总比约为20%,其中马钢新区项目采用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经济生产流程,实现固体废物的100%综合回收利用,其烟气排放标准为0.0025~0.005纳克/立方米,已远超欧盟标准。

垃圾的绿色发电之旅

8月19日下午,“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活动走进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下属合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见证了生活垃圾化身为绿色电力的神奇旅程。

合肥市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年处理生活垃圾66万吨,不仅可消化合肥市近70%的生活垃圾,每年还可并网发电近2亿千瓦时。

记者发现,厂区并没有闻到垃圾刺鼻的气味,花园式的工厂让人们忘记了这里是每天处理上千吨生活垃圾的发电厂。

来到位于5楼的垃圾吊控制室,从透明玻璃往下看,有一个巨大的垃圾仓。垃圾在焚烧前需要经过厌氧发酵。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悬挂在垃圾仓顶部的一个六爪垃圾吊,正在前后左右上下运动着,对准一个垃圾堆,抓起了一“把”垃圾,投进焚烧炉中。

在二楼的中控室内,大家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监测到的焚烧炉中的画面,烈火熊熊。焚烧炉长近30米,焚烧炉出口温度不得低于850℃,最高可达1050℃,不需要添加其他燃料,完全靠垃圾自身燃烧。据介绍,900℃的高温下,一块砖头两秒就能烧成灰渣。

垃圾充分燃烧后,会产生炉渣和高温烟气。“这些废渣可以用于制砖,很环保”,工作人员表示。脱酸净化后的烟气在达到欧盟2000标准后,经引风机进烟囱排入大气。

据介绍,合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二期项目即将完工,两期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处理生活垃圾66万吨,年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扣除厂用电后,年上网电量约2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1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0万吨。

太阳能行业开始回暖

在以火电、核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发电已经默默地占有了15%的份额。这个比例,还将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改革而逐步扩大。

8月20日,“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活动来到了中国节能太阳能镇江产业基地。该基地总投资约11亿元,2010年11月22日开工建设,2011年9月14日正式投产,从建设到投产到见效不到一年时间,用“光”一样的速度,创造了光伏行业的奇迹。经过五年的建设,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力、成本控制力、品牌影响力均居行业领先水平。

在组件车间里,正在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们代替了工人们的工作,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单位劳动效能。只见两个黄色机器人正精准地焊接太阳能电池片,红外加热的焊接操作方式稳定、洁净、安全,它们把焊点、温度控制得很好。两个橘色机器人将成组电池稳稳搬起,安放在固定位置上,产品排列得非常整齐,没有一丝错位……截至目前,公司的各类机器人和机械手已超50台。

中国节能的太阳能产业不仅有电池板和组件的生产,还在中国的18个省、市、自治区还建立了60多座太阳能发电厂。

“经过几年的低迷,太阳能行业已经开始回暖。”中国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利凯告诉记者,行业毛利率已从10%上升到20%,说明整个供求关系达到平衡状态。

走进中国最 “ 绿 ” 建筑

据住建部统计,中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1%,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超过500亿平方米,90%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8月21日,“走进新国企·中国绿生活”活动来到中国节能·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参观园区内集成了世界十大先进建筑节能系统的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这个科技馆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绿色建筑LEED-NC铂金、绿色三星级设计、三星级运营最高级认证的项目,堪称中国最“绿”的建筑。

看到眼前的绿色建筑科技馆,很多人都会问道:“没看错吧?房子是歪的!”的确,这幢房子向南倾斜了15度。原来这独特的外形就是绿色建筑系统之一——建筑自遮阳系统。除此之外,中国最“绿”的建筑还采用了智能化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能源再生电梯系统等。这些系统的集成,使建筑绿色科技馆的每平方米能耗只有普通建筑的1/4,节能达到75%。

随后,记者见到了能源与环境产业园中另一大亮点——2兆瓦屋顶光伏发电站。作为国内首座兆瓦级屋顶光伏并网电站,年发电量达200万千瓦时,自2009年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800多万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近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000余吨。

据了解,除建筑能耗占比较大之外,中国环保行业还存在规模小、分散化等特点。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吉平对此解释称,中国环保行业作为“朝阳产业”起步晚,占中国企业多数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技术水平尚未成熟,造成了环保行业规模小、分散化的局面。

“未来,节能环保领域可以走‘央企+民企’的新型商业模式。”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将央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和民企的活力相结合,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可以有效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