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成我国连片特困区致贫共同因素

发布时间: 2015-08-21 11:24:1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精准扶贫 生态脆弱 连片特困区 致贫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王虔) 伴随着环境话题的升温,“气候变化”一词在中国的受关注度日益升高。大众对于气候问题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环境领域,而实际上,气候变化更与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紧密相关。8月20日,乐施会在北京发布《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从气候角度为我国的扶贫事业献计献策。

资料图

连片特困区气候脆弱性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主笔、北京全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殷永元教授介绍,这份报告利用地球遥感卫星信息、统计数据和发布的全国连片特区的政策资料,分析与气候变化及贫困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用空间制图展示出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的气候脆弱性、敏感性、适应能力及贫困程度。“11个连片特困区的致贫因素有三大共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总体适应能力有限;特困区与中国的生态脆弱区和气候敏感带高度耦合;这些地区普遍具有气候暴露度高,敏感性高,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气候脆弱性均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殷永元教授总结道。

针对这些问题,《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粮食安全是特困区气候变化适应的重中之重;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落实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特困区贫困人群的生计安全;气候变化适应需要将生态保护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连片特困区扶贫发展的战略规划中。

贫困地区的发展优势不在粮食生产

围绕报告的内容,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宫鹏主任认为,《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很好地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议题相结合,开辟了气候变化评估与扶贫研究的新模式。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丁声俊赞赏报告中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阐述。他表示,“粮食安全”的概念是指保证地区人口有充分的保证工作、学习所需要的健康食物,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更有重要意义。但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关于“吃”的生存问题,途径是什么?“不能够靠这些地区来生产粮食,这些地区的优势在于山水的优势、生态的优势、人文的优势,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不是搞粮食生产。” 丁声俊指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员姜彤认为,贫困地区在粮食生产上没有太大的潜力,但是具备可再生能源等其它发展潜力,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扶贫开发工作。同时,贫困地区是灾害风险高发区,如何把灾害风险工作纳入早规划和区域发展中,也是帮助当地减贫的重要的方向。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杨军副教授认为,今后需要找到一些新的扶贫思路,解决为什么有些地区会“越扶越贫”、贫困地区为什么会固化的问题。

《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是乐施会“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为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中国政府实现到2020年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乐施会于2013年发起了面向中国农村社区的“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Low-Carbon Adapt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me, 简称LAPA),通过与各级政府、研究机构、NGO、私营部门和媒体等开展不同层面的互动与合作,探索将兼顾减缓与适应的气候变化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发展规划中,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