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虔)中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8%,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这些地区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开创出了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型道路。
在7月28日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国近些年来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不仅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实现了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程度持续多年的“双坚守”,还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的新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指导中国21世纪发展的产业革命理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首倡沙产业理论,指出“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场革命,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30年过去了,虽然千亿产值还未能实现,但沙区贫困居民的生活却有了显见的改善。
光伏扶贫,让阳光照亮财富
我国的西北部荒漠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介绍,发展光伏扶贫,是荒漠化地区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共赢发展的有效途径。
欧青平列举了一组数字:在我国832个贫困县中,有451县年平均有效日照时间超过1100小时,适合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能源局在2014年10月共同启动了“光伏扶贫工程”,并确定2015年率先在河北、内蒙等省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项目的建设总规模达到1836兆瓦。
“预计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投入发电,年均收益将达到22.6亿元,有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将从此增收,可解决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 欧青平表示,“我们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形象地评价光伏扶贫是‘用电不花钱,卖电做贡献,是一个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利扶贫又利发展的好项目’。”
多业并举,产业链生物链互带互促
“改善荒漠化,不一定要让当地居民迁离自己的土地。可以就地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对他们进行科学指导,改善经济模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表示,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是一条有效的道路。在我国多个沙区,产业化治沙的实践已经产生了“看得到的效果”。
从养骆驼到种肉苁蓉,阿拉善地区牧民收入从年入一万升至一季收入十余万,而肉苁蓉寄生的梭梭林,也极大发挥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通过种植沙丘植物和养殖獭兔,发展出六条产业链,有效恢复了沙区的生态、提高了沙区农民的生活。
库布其沙漠地区实践“光伏+种草+养殖”的模式,利用光伏板下空间种草,草植用来牧羊养鹅。新能源产业、种植业、养殖业齐头并进,给当地牧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25年的使用期过后,光伏板会被拆掉,这块地就成了一片草场。”亿利资源集团的员工介绍道。
新能源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这些产业彼此带动、互相促进,在我国沙区生根发芽。修复改善环境的同时,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中国的治沙实践,不仅造出了绿洲,也消减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