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我国公众对生态低碳关注度不够

发布时间: 2015-07-24 10:34:3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李玉洁 公众 生态 低碳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进而影响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1971年以来,全球几乎所有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都在损失。那么,在我国,促进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存在的障碍有哪些?如何解决?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李玉洁对此进行阐述。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博士后李玉洁

李玉洁指出,首先还是公众的关注度不够,这跟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有显著关系,当前公众关心的优先事项可能是经济、就业、教育等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项,所以对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等也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并不会真正的采取行动应对。同时,公众在生活中也存在一种“折扣理论”的心理,也就是他们具有强烈的现实偏好,不会因为未来的收益而损失当前的成本。体现在低碳生活上,由于节能减排等措施带来的成本是当前需要承担的,而收益是看不到的将来,因此他们会权衡成本和收益之后,不愿意采取相应的行为。这是公众不愿意采取行动的个体内在原因,我们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其次公众对于国家制定的气候和低碳政策不够了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城市公众对“降低能耗和碳排放”规定、“低碳试点”政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税收激励、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这一类指导性政策了解程度很低, “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受访者总占比不超过10%,“完全不了解”的占比非常高。这说明国家尽管出台了这些激励性的政策,但是没有很好地到达公众,缺乏坚实的政策支持度。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公众对于“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和对“绿色建筑”这两项具体型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这也提示我们相对于指导性政策,公众更为关注具体的、细化的、跟生活关联度高的低碳政策,政策可以适度倾向这一方面。

再次跟我国气候变化媒体宣传教育不足也有关系。我国居民获取气候变化信息、低碳政策的最主要渠道是媒体,可以说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为公众定义或建构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全貌。媒体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策略都会影响到公众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因此要大力发挥媒体的传播功能,在涉及到具体的低碳宣传内容上,可以选择那些公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低碳生活方式入手如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等,以帮助公众提高低碳意识 ;而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利用电视媒体、手机、网络新媒体的可视化、生动性、及时性、互动性强等媒介特点,制作出一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低碳政策宣传节目,以扩大政策的普及率。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所宣称那样,只有那些知晓低碳政策、被激励进而做出节能减排承诺的公众才能帮我们整个社会实现低碳目标。因此,让公众知晓气候变化议题是促使他们行动的重要前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