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振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减速换档、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增长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中,明确提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那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记者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后闫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处副处长、经济学博士后闫敏
记者:“新常态”发展阶段,社会需求形势的转变对生态文明建设将产生哪些影响?
闫敏: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和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相比,呈现出经济增速减慢、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厘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切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需求结构转变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基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收入水平低,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和排浪特征,当一种消费品发展到了多数人都能买得起的阶段,就会迅速形成消费浪潮。到2012年,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较大的排浪式消费,第一次是80年代中期形成的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消费热潮,持续了十年左右时间;第二次始于90年代中期,电话、空调、家用电脑迅速进入居民家庭,同样持续了近十年时间;2002年以后,以汽车、住房、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消费品掀起第三次消费热潮,也持续了十年左右。现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达到中等偏上国家的水平,消费开始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成了主流,服务消费需求增加。从投资看,伴随每一轮排浪式消费和出口增加,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投资呈现轮动增长,投资都有较高的回报率。经过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投资,现在传统产业、房地产等行业相对饱和,投资领域转向基础设施、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这意味着,从未来的居民消费与社会投资需求角度看,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消费品需求将明显下降,“两高一资”型产业投资将明显放缓。这意味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侧压力有所缓解。
记者:“新常态”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哪些变化,是否有利生态文明发展?
闫敏: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产业结构转变为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条件。由于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出口总量减慢,出口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已经绝对过剩,房地产、汽车等也出现了区域性和结构性的过剩。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作用将更加凸显,教育、医疗、养老、旅游休闲、文化等领域未来发展速度将明显提高。这意味着,从产业发展与结构角度看,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逐步加大,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利润下滑等因素逐步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产业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将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产业保障与技术条件。
记者:如何辩证地处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闫敏:资源环境发展状况对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提出要求。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环境空间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快上,而不必过多顾及生态环境。现在,我国能源资源出现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基本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已不允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新常态”下,未来如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投资,提高产能,不仅不能拉高经济增速,而且将突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基于此,国家发展理念已经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近期,在操作层面上,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哪些重要政策,政策将在哪些领域发挥积极效果?
闫敏:近期,为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从总体设计、具体领域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出台若干政策与文件,例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等等。政策涉及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制度等多方面与多维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统领性文件,在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九个方面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总体要求与具体落实措施,明确了“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
针对我国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区域性、复合型等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国家水安全受到威胁,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等问题,继“大气十条”后,国家又发布了《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这是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的又一重要政策措施。“水十条”提出了10条35款,共238项具体措施。其中涉及重大水治理工程建设、水环境技术研发与升级、区域性水环境治理与优化、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根据环保部门测算,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意见》提出了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等措施,力图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减轻企业相关负担、降低环境治理成本。这项措施的落实需要相应投融资体制改革予以配合与推进,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保护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领域的权益。
此外,为了加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理念,国家出台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的通知》,在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和农村社区范围内选择1000个试点,推进绿色建筑、节能交通、低碳管理等措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在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控制城乡污染物排放、促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发展,提高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增强居民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记者:目前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化解?
闫敏:尽管目前国家大环境整体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我们仍存在若干负面制约。
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对立的观念没有根除。部分区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然以经济建设为第一要务,在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往往忽视后者,仅强调前者。
二是部分制度建设不到位。尽管为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修改了相关法律与条例,并出台了若干相关政策措施。但是在财政、税收、投融资、价格、土地等方面,仍然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畅的问题。这需要未来改革进一步深入予以化解。
三是能够运用的手段仍显不足。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而言,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人力、技术,才能实现最终目标。但截至目前,我们能够运用的经济、财税、价格、技术等生态治理与建设手段仍然停留于“旧常态”的“推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尚不能全方位适应“新常态”下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