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5年5月30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金融新常态课题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北京分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在论坛发言,就“十三五”与农村发展相关问题深入解析。
实现“三个确保”,难度最大在农村
姚景源首先指出,十三五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五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所以十三五规划要做到三个确保。第一是确保全面小康各项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第二是确保全面改革能够在重要领域、重大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第三,是确保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有实质性的进步。
姚景源认为,三个确保当中,难度最大的还是农村。全面深化改革,要在重要领域、重大环节有决定性成果。他认为,重大领域、重要环节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这样。中国的农业还是极其薄弱,现在的农业,还是处在“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状态。“千家万户小生产”怎么能够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姚景源认为不可能。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农民需要会种、会养、会搞科技、还要会卖产品。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分工能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对中国农民来说,目前没有专业化,没有分工。同时,在农村还有广大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如果稳定现有的农业产量,使它在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增长,显然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
从标语广告调研中国农村发展
姚景源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农民家墙角上刷的标语口号和广告,调研中国农村的发展。“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农村农民墙上刷的广告标语,基本上是‘只生一个好’,它说明当时主要的矛盾是人口和资源。到九十年代,农村农民墙角的广告就是化肥、农药,说明从生产关系的改革入手,释放生产力差不多了,农业开始需要集约和科技。进入到2000年以后,农村的广告出现变化,在调研当中排第一位是什么?手机。第二位是药。这反映一个问题,过去一讲到农民有四个字,叫封闭保守。但是手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药说明什么?说明他珍爱自己身体健康。一个人要是到了珍重自己的健康,而且对外部形势又有了解,那么就不能再说他是封闭保守。”姚景源介绍,现在再看农村广告,在村子里,都可以看见两家公司广告:阿里和京东。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阶段,也到了互联网阶段。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整个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改革
从农村发展谈到农村金融,姚景源指出,过去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基本上是吸收存款,然后投放到城市。对于农村解决金融问题,他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让金融由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想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就要打破垄断,要能有数以万计,上百万的村镇银行、中小银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互联网显然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生产力有什么特点?就是当生产力在蓬勃旺盛发展的时候,它最终必然要摧毁旧的生产关系。所以姚景源认为,互联网金融,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发展,势必对很多方面带来冲击,农村互联网金融不是一个简单金融问题,它最终是整个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