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优化人才培养引进系统 多计划并举

发布时间: 2015-05-26 16:50:5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虔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中科院 白春礼 人才培养引进系统 百人计划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5年5月25日,中国科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根据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中科院对“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以下简称“人才系统工程”)进行了调整优化。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詹文龙、王恩哥对调整优化的“人才系统工程”进行了全面解读。

白春礼介绍,2009年,中科院全面启动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五年来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600余人,培养支持青年人才3500余人,引进培养技术支撑人才200余名,吸引、培养团队近300个,海外智力引进2300余人,奖励各类人才近600人。

“青促会”为35岁以下研究人员提供助力

针对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的问题,中科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为有潜质的青年人才(主要为35岁以下、副高及以下优秀青年)搭建平台、创造良好成长条件,“青促会”会员执行期4年,给予40万元的经费支持。

白春礼指出,截至目前,“青促会”共支持1768名会员,累计投入经费4.8亿。中科院全部科技人员中,35岁及以下人员已达到54.3%,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底,全院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为37.4岁。

中科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青促会”项目本次调整的重点是,在执行期满的会员中遴选表现突出的优秀会员再给予每人3年150万元的后续资助。通过较高强度的资助,着力培养他们组织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促进优秀青年人才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

多“计划”并举,引进培养优秀人才

2014年,中科院党组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白春礼介绍,按照“率先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中科院提出了关于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深入实施的“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优化整合了资助体系,将人才计划调整、凝聚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国际人才和区域人才等5大类别,精简了原有的人才项目;拓展了资助人员类型,在资助原有基础科学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等两类人才的基础上,增加了资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类人才;明确了重点资助对象,基本满足人才成长不同阶段的需求。

中科院将通过多项计划引进和培养人才。除了“青年创新促进会”等为代表的人才培养计划外,王恩哥介绍,在人才引进计划中,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将设置学术帅才、技术英才和青年俊才三个项目。由原针对海外青年人才的单一层次引进调整为分类分层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其中,学术帅才针对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技术英才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青年俊才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大胆引进培养。在人才激励计划中,“特聘研究员”计划通过遴选核心骨干人才和骨干人才,凝聚和激励中科院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利用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支持和激励不同类型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重点支持中科院内致力于科学和技术原创的领军人才,与海外优秀人才组建团队,以及“产研人才扶持”项目,重点支持致力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带动产业升级的科技人才。

通过“国际人才计划(PIFI计划)”,拓展国际科研伙伴关系网络,提高科研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另外,“西部之光”区域人才计划是中科院特设的区域人才计划,将紧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地区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白春礼表示,希望中科院通过认真组织、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努力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科研条件,营造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给予科研人员适当的待遇和支持。希望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早日实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的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