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车司机尹玉青是个90后。作为中国三千万卡车司机大军“新生代”,与父辈们“小黑板+黄牛”跑车方式相比,他跑货模式悄然变化:用手机找货。
“每个月可以多拉五六票货,多挣五六千元”,尹玉青告诉记者。
3月31日,站在南京当地大型的仙林汽配城门口,他打开手机软件,在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常跑线路上搜寻,很快找到合适货源,用手机支付订金,达成运输协议。
尹玉青记得,过去,他总是要跑到中心城市大型配货市场,在各类物流公司、黄牛发布的小黑板上逐条比对合适信息,抵地后,再前往当地配货市场寻找返城货,最大可能降低空车返城率、拖货成本。
“货源方用手机发货、司机用手机找货”,这样类似“滴滴打车”的神器平台,出现在当下中国货运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超过200款货运版“滴滴打车”如雨后春笋,“抢滩”中国公路运需。
南京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主任金汉信认为,当下手机平台的搭建对运营企业的资金实力、风险管控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未来相应环节当纳入政府监管。不过,“互联网+公路货运”是大势所趋,公路货运版“滴滴打车”能否形成燎原之势令人期待。(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