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霾?治霾!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支招

发布时间: 2015-03-04 09:42:42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魏博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治理雾霾 全国政协常委 王文彪 政协常委

丝绸之路生态脆弱 王文彪建言将治沙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结束后,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3月4日讯(记者 魏博)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环保已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昔日肆虐京城的沙尘暴留给代表委员们的记忆未曾远去,治理雾霾问题又提上日程。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结束后,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从内蒙古库布其沙窝子里走出来的全国政协委员,向来以治沙闻名,被联合国授予“全球治沙领导者”称号。随着雾霾天气的频发,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灰霾治理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当务之急,这位治沙能手开始将目光转向治霾,谈起治霾也是头头是道。

王文彪认为,人们对雾霾问题的关切,说明雾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积极面对。当前,政府、企业、学者、群众各个方面应当共同努力,“多一些实实在在治霾,少一些怨霾”。

他指出,治理雾霾不是一个文件、一个指令、一招一式就能破解。中国有句成语“积劳成疾”,雾霾是中国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重疾”。祛病如抽丝,这需要坚定信心,需要坚持坚守,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努力方成正果。

“八九十年代,首都沙尘暴对民众的身心伤害并不亚于今天的雾霾,库布其沙漠就是曾经的三大风沙源之首。为了治沙尘,我从28岁开始了这项事业,20多年了才有了今天的蓝天,治霾也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于如何看待治理雾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王文彪认为,当下,民众最期盼的有两点:一是日子好一些、赚钱多一点,这就要发展经济;二是期望身体健康一些,每天能呼吸到清新空气、看到蓝天,这就需要治理雾霾、改善环境。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正在关键转型期,要的是有质量的GDP、绿色GDP,国家出台的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污染物排放、增加生态文明考核指标、鼓励发展高新技术、研究推广清洁能源等,这些政策都是有利于雾霾治理的。可以这么说,“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之时就是雾霾问题治理成功之日”。

从微观层面看,“治理雾霾不仅不会拖累GDP,而且还能创造有质量的GDP”。王文彪举了亲身经历的三个实例。

一是库布其沙漠。20多年前的库布其是“死亡之海”,毫无生机,更是负资产。经过修复和开发,目前已形成了融生态、农业、旅游、健康、能源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圈”,实现了由“负GDP”到“正GDP”的惊人转变,27年创造GEP达300多亿元。

二是“微煤雾化”治霾技术,通过对燃煤锅炉进行科学改造,在保证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下,大幅减少煤炭污染排放,实现了从“灰色GDP”到“绿色GDP”的转变。

三是推广生态光伏产业,就是利用沙漠上充足的光热资源和空间优势生产清洁能源,这实际上是在创造零污染、零排放的“透明GDP。”

王文彪坚信,治理雾霾与发展经济必须相得益彰,二者“必须是”、“也能是”和谐统一的,这正是中国政府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