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整速度提质增效 转变模式强筋健骨
各地“刹车”GDP走出短跑思维(热点聚焦)
日前,随着31个省份的GDP“报告”陆续出炉,各省明显“刹车减速”的GDP预期数据成为热议的焦点。专家表示,地方GDP“踩刹车”、“做减法”是面对经济新常态主动进行调整的理性举措,GDP目标调低并不是只做减法,而是同时要做加法,数量的下降不等于对质量要求的放松。
普遍调低GDP增长目标
“另一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在2014年GDP目标增速多个省份未实现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各地对2015年GDP目标预期的下调并没有令外界感到惊讶,反而对“新常态”经济下能否摆脱掉“唯GDP论”的包袱抱有积极的预期。
据统计,除了西藏一地与去年基本持平外,绝大部分省份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代之以“经济平稳增长”的表述。目前除了贵州、西藏、陕西、重庆、福建这5个省份的2015年GDP目标仍然保持两位数之外,其余省份均将目标设定在个位数,多数将目标设定在7.5%至9%之间。
各省负责人在两会发言中对于GDP下调的原因,既坦承今年面对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也表示了对更加合理、更能兼顾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GDP目标数据的信心与希冀。上海索性取消了这一数字,也减少了对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反而将科技创新、自贸区制度创新、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的数字目标给了出来。
进入经济运行“长跑”轨道
曾经打在“GDP增速”上的聚光灯如今转变方向,聚焦在了“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等几乎出现在所有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减速换挡”已成为共识。专家表示,在习惯了每年“短跑冲刺”般的GDP增速后,进入经济运行的“长跑”轨道,“唯速度论”的迷信崇拜也正好到了理性面对的时刻。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在此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发展的质量大计。
“把经济增速降下来是地方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做法。一方面,这种降速对于我国改变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背景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将一些产能过剩、或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淘汰掉,引导大家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表示。
“新常态经济本身所要进行的结构调整,会逐步以第三产业作为经济重心,相比资源消耗较大的第二产业必然会带来经济速度的缓慢下滑,但是对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有好处,因为这种调整必然会通过科技、资本等要素的引入带来技术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会伴随着劳动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就业人员的增加。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技术进步和人口素质增长来说,这种放缓的GDP是转型调整的关键机遇期。”徐洪才说。
转型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高速”的GDP数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对于转型经济新的增长动力的探索。财税改革、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关键词纷纷在各地的发展蓝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看来,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必须逐渐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从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转向靠深化改革来形成“制度红利”,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创新是一种典型的长期行为。”辜胜阻表示,在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作为创新“软件”的创业创新文化重于设备厂房“硬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要转化为“企业行为”。
“不以GDP为纲不等于不要GDP。在做减法的同时,也要给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做加法,将环境保护、人口素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作为更全面的指标,从这些方面寻找经济的增长点,确保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多发挥市场主体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创新投入运行方式,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徐洪才认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仍然可以保持动力,通过鼓励社会资本、推广PPP模式,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点战略机遇,引导资金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优化投资结构;同时发掘消费市场的新热点,稳住住房市场的改善性需求;另外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保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平稳,拉动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开足马力”。本报记者 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