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媒:中国零售业品牌使用外文名以吸引消费者

发布时间: 2015-01-13 10:17:36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品牌文化 ClioCoddle Mrisfrolg Cadillac biemlfdlkk

中国网1月13日讯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网站1月11日报道,在中国拥有500多家门店的本土零售连锁品牌Chrisdien Deny(克雷斯丹尼)使用和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同一词源的品牌名,以推动旗下“意大利风格”的腰带、眼镜、鞋子和服饰的销售。

Chrisdien Deny(克雷斯丹尼)是华宇集团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总部设在广州。该公司一名代表在接受采访时否认该品牌试图借用Christian Dior的品牌声誉,迪奥方面也未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为了使旗下的产品给顾客留下国际知名品牌的印象,许多中国本土品牌采取了一种类似的命名模式:为品牌选择一个非中文名称,让人以为该品牌是外国品牌。

一些中国本土公司选择简单模仿外国知名品牌,而不是创建自己的品牌特色。Labbrand咨询公司上海分公司总裁弗拉基米尔·杜罗维克表示:“一些中国品牌选择复制国外品牌,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品牌更快速、更容易地取得成功。”

例如,中国休闲服装品牌ClioCoddle的商标是一只绿色的鳄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世界驰名的Lacoste。此外,中国市场上还出售Adidos、Hike、Cnoverse和Huma等品牌的运动鞋和SQNY电器,这些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名称十分相似。

在北京某购物中心Chocoolate(香港)休闲服装连锁店购物的女顾客程薇表示:“该商场内只有一家店铺的品牌名为中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品牌越来越向外国品牌靠拢的趋势。”

在这个制造业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时期,消费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4年前11个月,中国零售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达到23.66万亿元。

中国政府认为消费是非常重要的,李克强总理在11月份曾表示:“人们需要消费能力,敢于消费并且有能力消费。”但是一些中国人似乎不愿意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本国生产的时尚产品。在北京某购物中心Snidel(日本)连锁店购物的大学生付饶表示:“购买中国品牌?绝不会。”她抱怨说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较差,且缺乏自己的风格,相比之下国外的产品更深得人心。

27岁的财产权经理Suby 周则表示,本土和外国品牌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她表示:“现在一切都是那么的国际化,我在北京购物通常去优衣库。”然而,国际品牌的力量给Suby留下的印象明显更加深刻,因为她轻而易举地说出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外国品牌,例如ZARA和H&M,但当被问及她最喜爱的中国品牌时,她一个都说不出来。

双重方向

中国零售企业试图用外文名字吸引消费者,因此一些奇怪的英文单词在中国的时尚品牌圈扩散,例如Wanko、Hotwind、Scat、Orgee和Mrisfrolg等服装品牌,多数品牌名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原含义与品牌形象毫不相关。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