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历史是最好老师

发布时间: 2015-01-09 17:17:0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陈锋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陈锋 反腐倡廉 历史 制度 教化 传统 反腐

三、德治教化是传统优势

以德治天下,在中国源远流长。《易》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三皇五帝以德治理天下,夏桀商纣因腐败丧天下。西周深刻认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于是大兴德治,辅以礼乐治国。周公辅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开创了德治治理模式。管子相齐,贯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方针,使得“民归之如流水”(《尚书∙五子之歌》)。由余规劝秦穆公“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史记•秦本纪》),打下了统一中国的基础。董仲舒谏言汉武帝,“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 《春秋繁露•保位权》)。这些德治思想几经强化,深入到统治者的意识之中,并为儒学入仕制度所巩固,代代相袭。到了清代,顺治帝入驻北京(时称燕京),首先有步骤、大力度地推行汉化政策,兴起仁义之政,把德治传统继承了下来。第一,尊孔崇儒,“以孔子六十五代孙允植袭封衍圣公,其五经博士等官袭封如故”。第二,肃清政治,下诏书大赦,唯有“官吏贪贿枉法,剥削小民,犯在五月朔(进京)以后,不在此例。”第三,减轻赋税徭役。第四,招贤纳士,明令“故明建言罢谪诸臣及山林隐逸怀才抱德堪为世用者,抚按荐举,来京擢用”;文武制科,恢复科举。第五,抚恤老弱,下令“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者,官与给养”,“前明宗室首倡投诚者,仍予禄养。”(《清史稿•卷四∙本纪四》)这样的德政,不仅仅是做给老百姓的,也是要官员们学着做下去的。

中国古代德治缕缕不绝,又得益于教化盛行。一为官教。例如,周公旦辅佐周成王,言传身教。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礼贤下士,励精图治,著成《多士》、《毋逸》、《立政》等文诰,传播廉政勤政思想。其中《毋逸》写道,王公之室离开创业阶段越久,子孙们就识不得先辈们打天下的艰辛困苦,越容易变得骄奢荒淫,也就坐不住天下,终至国灭家破人亡,用以规勉成王一定引以为戒。二为家教。凡是廉洁官吏,多有严格的家教熏陶。在陕西长安境内有一“廉厅”,纪念的是西汉的张汤。张汤在监察执法业内雷厉风行,又以廉洁著称,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当终因遭构陷被迫自尽。史载,“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汉武帝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史记∙酷吏传》)可见张汤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支持。

参阅历史,不是因袭守旧,而要知古鉴今,心存敬畏和戒惧,警醒自己不断强化廉洁意识,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作者:陈锋  文化部监察局)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