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应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的理念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本书应用由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研发的最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获得对和我国各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进程的判断和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制度和观念层面,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不过,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建设,理应在器物和行为层面上体现出来。基于这样的思路,ECCI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入手,区分出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依据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和定量化的原则选取具体指标,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目前,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已经有了较大的飞跃,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或林业生态建设,扩展为包括资源(尤其是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针对社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三者关系的混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生态与环境、资源之间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是“体”,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的两种用途。
表面看来,良好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直接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且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容易,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局部环境质量状况改善、而整体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的现象。其实,生态系统具有更基础、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和资源都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支撑,是生态系统的“一体两用”,离开了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一方面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削减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环境容量。应对资源危机也一样,在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型资源的同时,仍需增强生态系统活力,提升资源丰度,实现资源的增量。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对ECCI进行了实质性改进。ECCI 2014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区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导向。报告同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策略,就是要“强体善用”:一方面要改变不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建设。根本途径就是要走一条协调发展道路,使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同时让资源利用真正转化为社会福祉。
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随着以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的理解不断深化,改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再添新瓦。
报告指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正如文明一般包含器物、行为、制度、观念四个层次,生态文明也不例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尤其制度和观念层面,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不过,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建设,理应在器物和行为层面上体现出来。ECCI 2014继续坚持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依据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和定量化的原则选取具体指标,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和资源永续,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调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进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构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上述理解,为更好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ECCI 2014的指标设计区分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含义,明确社会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
新版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4)与往年相比,实质性改进较大。ECCI 2014最大的亮点是对协调程度的认识和评价,从相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改为总体协调,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与自然真实协调的评价。
以往的协调程度评价,是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只关注了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本年度最新的协调程度,综合考察了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凸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社会发展的硬约束,从而避免了因GDP的高速增长而掩盖的资源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污染依旧严重的事实,体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