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格吉勒图母亲:我教育出的儿子,不是杀人犯

发布时间: 2014-11-22 10:49:40  |  来源: 新京报  |  作者: 邢世伟 谷岳飞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呼格吉勒图 上访 内蒙古 尚爱云 再审程序 高院 两年

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在家里向新京报记者讲述这些年申冤上访的遭遇。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昨天上午8点半,暴巴图敲开了李三仁家的门。

这位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代表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

尽管之前已经有所准备,但当真正拿到通知书后,李三仁夫妇俩还是激动落泪。

“等待这份通知实在太难了,是不是太迟了点?”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说。

过去的18年间,这个呼和浩特市普通职工家庭的命运,因为一起杀人案数度起伏。

1996年-2005年

到处有人戳脊梁骨

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厂在当地简称“一毛”,曾经是呼市有名的国企。

李三仁和妻子尚爱云都是“一毛”的职工,两人有三个儿子。

在毛纺厂,李三仁家境能算中上,尤其是老大昭格力图和老二呼格吉勒图先后参加工作后,这个五口之家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能看见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尚爱云记得从前的简单和幸福。

好光景随着呼格吉勒图被带进公安局戛然而止。在一个到处都是熟人的小区里,“流氓罪和故意杀人罪”这两个字眼,抵消了几乎所有人对这个家庭的好感,“抬不起头来,感觉到处都有人戳脊梁骨。”尚爱云说。

这个之前下班后还会摆摊的开朗女主人,从此变得沉默。儿子被执行死刑是在6月,大热的天,尚爱云常常一人站在马路上,神情恍惚。

一次出租车转弯,轧着尚爱云的脚,“也不觉得疼,等车走远了,才意识到,刚是不是有车碾着我了?”

在家里呆不住,尚爱云就骑车出门,漫无目的在大街小巷转。有一次骑到了几十公里的郊外。到家后,李三仁问:“你骑的车呢?”尚爱云把车子丢了,只剩下车钥匙还攥在手里。

李三仁内向口拙,他情愿把自己锁在家,郁闷难解时,做得最多的是一拳拳地捶向沙发和墙壁。

大哥昭格力图几乎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得到一个称呼:呼格吉勒图的哥哥。在他谈恋爱时,有邻居告诉他老婆:“他们家里出过杀人犯”。昭格力图当时对她说:“咱俩处,你只要看我本人怎样。”

那段时间,昭格力图希望隐姓埋名,直到最近,一位曾经的同事看见他的朋友圈发了呼格吉勒图案子的文章,就忍不住打听:“你怎么关心这个案子?”昭格力图才告诉对方实情,“我是他哥哥。”

“我不恨那些传流言蜚语的人,我恨公安局的那些人。”昭格力图说。

2005年-2007年

为啥不给我儿平反

2005年,赵志红供述自己才是“4·9案”的真凶。这个消息,让在掺杂着“羞辱和痛心”状态下生活了9年的这家人猝不及防。

多年的压抑找到了出口。在各级公检法机关面前,尚爱云一遍遍地重复:“赵志红都承认自己是凶手了,你们为啥还不给我儿子平反?”

李三仁和尚爱云走上了上访之路。尚爱云说,“我跟俩儿子讲,我们老两口今后唯一的目标就是给老二平反。我要让人知道我教育出来的儿子,不是一个杀人犯。”

尚爱云开始把“还儿子清白”的时限定在了两年内,“这还是把时间放长了。”

这位母亲的乐观主要来自于新华社的内参。2006年,她找到了在内蒙古以“直言敢言”著称的新华社记者汤计。汤计调查此案后,一连先后发表了5份内参,内参得到各级领导的批示。相关领导人指示:要把此案调查清楚。

一个标志性的信息是赵志红案审理的搁置——2006年背负10条命案的赵志红案一审开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赵志红案从侦查到判决有时间期限。一旦赵志红案审结,呼格吉勒图案的提起再审也应不远,这是尚爱云的逻辑。

但赵志红案最终因与“4·9案”直接相关而休庭。

而来自内蒙古政法委的消息也让尚爱云再度振奋。2006年,内蒙古政法委曾经组织核查组,核查呼格吉勒图一案。尽管核查结果最终没有公布,但其时内蒙古政法委一位官员接受汤计采访时表示:“核查组已经有了结论,以法律术语讲,当年判处呼格吉勒图死刑的证据明显不足,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冤案。但政法委不能改判,得走法律程序。”

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尚爱云迎来了宝贝孙女。2007年,老大昭格力图的女儿乌兰诞生,在苦闷中度过9年多,这个家庭终于有了欢乐。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