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常珊进入树莓行业,到2014年,他就在青海、甘肃等地种了四万多亩的树莓,其中5000亩已经进入盛果期,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但最让常珊骄傲的是他发现了一样世界都罕有的东西。
常珊:这是一个绝对的别人手上没有的东西。全世界范围之内没有这样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实现几十个亿这样的一个财富梦想。
常珊发现的究竟是什么呢?真能引爆他所说的财富吗?
1989年,常珊从青海民族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青海省的一家报社当记者。2003年,常珊在采访中了解了到,树莓在国际市场十分受欢迎,这引起了他的关注。
李加虎:国际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应该在200万吨左右,但实际的产出量大概只有120万吨左右,大概也就是说,有80万吨的缺口。现在这个缺口应该每年在递增。
常珊:谁先发现,谁先做,谁先拿第一桶金。
2004年常珊从报社辞职,想要回老家做树莓创业,可是很快,他的这个念头就被一个电话打消了。
常珊:电话打到中国林科院,把她张老师家里的电话找到了。就说问我,您是哪的?我说我是青海的,青藏高原。这样一说这个张老师电话那头很吃惊,啊?青海,不可以。
张清华:我的印象中,青海啊,大西北是一个气候土壤都不适合的地方,所以我一口给他拒绝了,我说你别冒险种,当时我担心他。
张清华是中国林科院研究树莓的专家,她的话让常珊暂先搁置了做树莓的计划。常珊又从朋友那儿得知,国内的甘草十分紧俏。于是和弟弟凑了20万元,在柴达木盆地都兰县租下了2000多亩地种甘草。
种出的甘草很抢手,常珊一年能赚一百多万元。可是2008年7月的一天,常珊却突然说要将甘草公司和租的2000多亩地全部转让,还要去做树莓。这让弟弟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