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

发布时间: 2014-10-18 09:31:53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曾伟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习近平 扶贫观 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经验 两会 中国梦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坐在河北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右二)炕上,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2014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在这个节点再次回眸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深情讲话,能够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 “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 习近平深情地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贫困地区,多次视察调研,看望慰问困难群众,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兰考、喀什……都曾留下了总书记的足迹和话语,记录下了他对扶贫工作的心血和对贫困群众的牵挂。

1

“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

推进扶贫开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12月29日,十八大闭幕一个月后,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

座谈期间,谈到扶贫款项分配时习近平说:“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

习近平深情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扶贫开发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的重大意义。

时间回到十一年前,2003年1月20日。在浙江“两会”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参加省人大温州代表团讨论时就曾指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强调了解决贫困群众问题的重要性。

习近平还在这次会上特别强调,欠发达地区不是包袱,要给予政策,赋予观念,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把欠发达地区当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提出“开发欠发达地区,提振内需”这一崭新的思路。

深情牵挂贫困地区。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始终思考和探索这个重大课题,并且矢志践行。一系列探索和努力,凝结了他对扶贫工作的始终如一的关注和对边远贫困群众的关怀。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