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构建新经济“探路者”

发布时间: 2014-09-09 11:04:5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李永贵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探路者 新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 开发区建设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网福建9月8日讯(记者李永贵)“中国开发区走过三十年,未来将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使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排头兵’。”8日上午,在2014国际投资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如是说。

作为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重点配套活动,本次论坛以“开放、创新、共赢”为主题,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

1984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倡议借鉴国外园区发展经验,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30年来,中国开发区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顶梁柱”,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据悉,去年,中国2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5,贡献的GDP占全国的1/8。

“中国开发区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汪洋说,30多年来,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牢牢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

汪洋透露,30多年来,中国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1.5万亿美元,连续22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去年直接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跻身世界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汪洋表示,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也丰富了世界经济园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双向投资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缓解了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也给各国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惠,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同时,汪洋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外资企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说,现在中国发展了,资金充裕了,但绝不会因此忽视外资的作用,更不会排斥外资企业。

但是,汪洋也表明,引进外资,不再是简单引入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中国开发区已经30周岁了,正步入成熟、稳健的年龄,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责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发展之路是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我们也鼓励国内开发区与各国同行加强交流、互学互鉴,不断创新办区模式,共同培育国际投资合作新高地。”汪洋希望各国企业坚定来华投资的信心,继续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也鼓励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涌现出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汪洋表示,随着中国投资合作的体制日益开放,中国将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有序开放。

据了解,当下,中国正在研究实行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大幅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为各国企业进入中国提供更大便利。同时,进一步改革对外投资审批体制,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为企业“走出去”松绑。

去年,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今年又压缩了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从190项减少到139项。截至今年6月底,试验区新设立的外资企业中,采取备案方式的比例达到91%。“我们将及时总结和推广试验区的成功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构建更加开放的投资合作体制。”汪洋说。

此外,为了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一边抓简政放权,规范政府行为,一边抓法治建设,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坚决管住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汪洋透露,今年上半年,查办侵权假冒案件近8万件,生效判决1万多人,同比增长48%。“这些都是中国政府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管理方式迈出的重要步伐,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举措。这么做的目的是营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创造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