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9倍

发布时间: 2014-08-28 09:21:1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张茉楠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制造业 升级 全球化 战略 工业 价值链 产业革命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中国传统制造业优势也日益衰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情况突出。(资料图)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茉楠近日提出全球制造业4.0时代下的中国工业战略。近些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中国传统制造业优势也日益衰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将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处于为旧技术革命“补课”、扩展现有技术革命、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叠加期在信息技术深度运用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阶段,我们要统筹处理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兴产业培育三者的关系。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产出在2012年即超过世界总量的20%,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一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中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许多行业还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的现象。二是中国产业创新体系创新主体缺失集中反映为共性技术平台的缺失。由于共性技术在经济上表现为公共产品,因此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三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信息技术水平大部分居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低端,深度融合所需要的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也需要依赖于国外企业。最后,中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与发达国际相比仍差距悬殊,无法满足“两化”深度融合的需要。

所幸的是,工信部等4部委联合起草的中国工业强国的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有望于明年出炉。有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 在借鉴德国版工业4.0战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制造业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再加上重点行业、领域和区域规划的“1+x”模式,将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她认为,未来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制造业“两化(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智能化,为此要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开发,前瞻布局核心智能制造技术,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加工技术如工艺、装备及系统管理技术如信息集成、服务集成,以提升制造业价值链水平。

相关阅读>>

全球制造业4.0时代下的中国工业战略

德国“工业4.0”路线图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张茉楠:后大规模生产的世界正在来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