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最大障碍:原料难规模化

发布时间: 2014-08-25 16:27:2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胡少雄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生物能源 液态燃料 原料 积极性 粮食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 胡少雄)近年来, 出于对能源安全、温室气体排放等多方面的考虑,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国内的生物液体燃料生产。近日,能源基金会中国(Energy Foundation)发布了题为《世界主要国家生物液体燃料产业政策》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在发展生物液体燃料产业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原料难规模化,未形成持续、稳定供应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在初期以陈化粮为主要原料,很快地陈化粮无法满足生物燃料乙醇生产的需要,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就成为主要原料。然而,由于保障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以粮食作物作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中国政府以非粮能源作物及秸秆等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原则,鼓励用边际性土地发展能源作物种植。中国目前约有1.3 亿公顷盐碱、沙土、沼泽、滩涂、荒草等边际性土地可用于发展能源植物,但这些土地相对分散,开发利用困难,经济成本高,单位产量低。中国秸秆资源虽然丰富,年产量超过7 亿吨,但收集困难,经济成本高。此外,甜高粱生产季节性强,收获期仅2 个月左右,存放期仅1 个月左右,无法进行连续生产。因此,短期内,中国生物燃料原料难以形成规模化、稳定化供应,这是目前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农户种植非粮原料积极性不高

“公司+农户”模式下,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由农户自主进行非粮能源作物种植并出售给企业。该种模式下,农户种植能源作物呈现“一次性”和分散的特征,以甜高粱为例,农户多为种植一年后放弃种植,且种植的农户分散于各个村中,占村中总人数的比例较小。影响种植户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成本收益、要素投入、产业关联度及风险因素。首先,甜高粱产值高,但由于种植过程中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净利润显著低于其它主要竞争作物,这是农户放弃种植的主要诱因;其次,尽

管甜高粱在理论上有待开发为饲料和其它工业原料的潜质,但目前甜高粱只用作燃料乙醇加工,产业关联度低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再次,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受经营状况影响收购量不稳定,产生对农户收购的违约行为极大打击了农户种植甜高粱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农民种植能源作物的积极性成为保障非粮原料供应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