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至21日,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三次高官会在北京举行。
这一高官会的相关会议在8月6日起就开始陆续举办了。这是11月领导人会议周前的最后一次系统性高官会,内容涉及贸易与投资、质检、海关、互联互通、农业与粮食、林业、电子商务、反腐败、减灾、卫生等多领域,各种会议多达100场次。
至此,APEC北京峰会的倒计时钟正式鸣响。
中国政府将办好APEC北京会议视为2014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在年初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要“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洲智慧,为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自己的对外战略调整重点,中方将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定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下设三个分议题,分别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在2013年的印尼巴厘岛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着手推动上述目标。他呼吁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以带动建设各次区域经济走廊,进而打造涵盖21个经济体、28亿人口的亚太大市场。习近平并正式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加速向亚太转移、中国的经济权重不断增高的历史性趋势中,中国对地区经济事务发挥领导和协调作用的时机正在成熟。
中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连续两年超过50%。2013年中国同APCE其他成员间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0%,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近70%,实际利用外资来自于APEC成员国的比例达到利用外资总额的83%。在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当中,有8个是APEC成员。截至2013年底,中国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有6个,其中大多数自贸伙伴是APEC成员。
2014年APEC会议的一大背景是: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重启后进展缓慢,区域和双边自贸协定不断增多,亚太经济合作处在一体化和碎片化的十字路口。
作为亚太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APEC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构想,2006年APEC《河内宣言》确认把建立FTAAP作为远景目标加以研究。
亚太地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商谈的区域贸易安排包括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其中最具影响力和广泛性的当属TPP和RCEP。
美国主导的TPP强调“基于共同价值”,有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2个成员国,目前为止排除中国参与。TPP立志制订新的贸易规则,不仅包含关税,而且涵盖知识产权和国有企业优惠等议题。奥巴马政府要求在2014年底签署初步框架协议,但磋商在美日之间因农产品和汽车产品关税问题遇到极大困难。
由东盟发起的RCEP邀请了中、日、韩、澳、新西兰、印度参加,共16个成员,以产品贸易为中心,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在2014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表示希望在2015年达成RCEP协议,同时指出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RCEP和TPP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
RCEP和TPP各自涵盖亚太多数经济体,一旦谈成均有条件成为FTAAP的基础性平台,但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主要经济体对RCEP和TPP各参加其一,各有战略、政治考虑,相互竞争色彩明显。这两个轨道上的谈判将来谁会成为推动FTAAP的主动力,还是终将合二为一,尚难预料。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印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演讲指出,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
所谓“意大利面条碗”现象,系指在双边自贸协定(FTA)和区域贸易协定(RTA)等特惠贸易协议下,各种协议的不同的优惠待遇和原产地规则就像碗里的意大利面条一样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亚太地区能否建立开放的贸易秩序,今后数年是关键。中方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将推动今年的APEC会议正式启动FTAAP可行性研究。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所说,“现在是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美国方面已经证实,奥巴马总统将于今秋赴北京出席APEC峰会。奥巴马的三大与会重点是:促进经济和可再生燃料的使用,支持小微企业和女性对经济的参与,扩大教育交流。这三大重点与奥巴马在美国国内推行的经济社会改革思路高度吻合,显然着眼于奥巴马的政治遗产和民主党2014中期选举、2016总统大选选情。
考虑到2014年11月4日美国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此前奥巴马很难离开国内,中美双方仍在就APEC北京峰会的会期进行协调。过去两年,奥巴马由于国内原因连续两次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如第三次缺席将引起国际社会对其是否真正重视亚洲的更大质疑,也会对中美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中美同为亚太最重要国家,在APEC框架下存在影响力的竞争。但事实一再证明,APEC合作的顺利推进、亚太经济的可持续繁荣有赖中美共同发挥领导作用。
奥巴马政府首任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动TPP谈判、确立新的亚太贸易标准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不可回避的是,“亚太再平衡”以应对中国崛起、避免美国主导权旁落为主要考虑,直接导致中美矛盾增多、战略互疑增强,也给亚太国家带来划线站队的挑战。
奥巴马必须认识到,离开了一个总体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框架,他所期冀的来华与会并顺访中国成果将是空中楼阁。中美元首已就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双方根本意图在于避免掉入守成大国与上升大国必然发生对抗和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奥巴马的第二次北京之行需要在落实这一共识、减少中美相互敌意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