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国内首个“促进媒体报道残障儿童全纳教育暨全纳教育好新闻奖评选计划”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著名演员梅婷女士应邀成为救助儿童会“全纳教育传播大使”,并表示将发挥个人影响力,让“全纳教育”的理念被更多人所知,帮助更多的残障儿童实现和普通儿童“同班、同学”的梦想。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5月29日,国内首个“促进媒体报道残障儿童全纳教育暨全纳教育好新闻奖评选计划”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启动仪式由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联合网易亲子频道、一加一(北京)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共同发起。
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上学”对残障儿童来说并不容易。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 中国未入学的适龄残障儿童人数约为8万人,义务阶段入学率仅为71.9%,远低于普通小学净入学率99.5%和初中毛入学率98%。为了实现让更多的残障儿童走进课堂的目标,教育部在今年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了“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并将全纳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救助儿童会在多年开展全纳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闻媒体如何报道残障人士和有关他们的权益问题,对于增进社会公众对残障和残障人的了解、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残障人问题的关注、普及残障社会意识,以及树立新残障人观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13年,本土残障机构一加一(北京)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受救助儿童会委托,开展了一项关于传统纸质媒体对残障儿童受教育状况报道的分析。当天,负责此项研究的傅高山先生指出,目前媒体对残障人士受教育情况的报道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相关内容报道较少,且多从福利模式的角度进行报道,将残障人塑造成需要接受帮扶和帮助的弱势群体或身残志坚的励志典型;对特殊学校报道较多,而随班就读相关报道较少;对残障人义务教育关注不够,且从权利的视角来关注残障人义务教育问题的更少等。
为此,救助儿童会与网易亲子频道、一加一(北京)残障人文化发展中心决定共同发起“全纳教育好新闻评选”活动,希望通过评选促进媒体报道残障及全纳教育议题专业能力的提升,帮助公众特别是普通儿童的家长、教育工作者等克服对残障儿童的偏见与刻板的印象,为残障儿童入读普通学校创造更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救助儿童会全纳教育项目经理王星星女士在会上介绍说,此次“全纳教育好新闻奖”评选设立了四类奖项,包括全纳教育-先锋突破奖、专业实践奖、大众传播奖和持续关注奖。奖项归属将由全纳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特殊教育专家、媒体代表等构成的评委会共同评定,最终结果将于2014年年底公布。
在发布会上,中国全纳教育专家、北京联合大学的许家成教授也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全纳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许教授介绍了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关系,并指出“真正的全纳教育是追问探寻教育的真谛,是对人和人之间差异的尊重,是让你感受不到隔阂的存在。”
四川省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五年级三班的王骏毅同学作为救助儿童会“全纳教育”项目学校的儿童代表来到了发布会现场。骏毅是一名肢体残障的孩子,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手。在学校里,他爱运动,爱画画,老师非常信任他,和同学们也相处得非常融洽。“没有了右手不是我的缺点,是我的特点。”骏毅说,他还热情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小诗《没有了右手》,感情真挚,让到场的每一个成年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