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和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周四宣布环境法法官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图为与会嘉宾合影。(中国发展门户网 焦梦摄)
|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焦梦)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和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宣布环境法法官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计划将在今夏对陕西、广西、甘肃三省区120名法官进行培训,旨在借鉴欧盟环境法的实践经验,改善地方法院在环境事务处理过程中的司法公正性。
该项目全称为“陕西、广西、甘肃的环境保护法法官培训” 是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的合作项目之一,由欧盟资助,受中国环境保护部的监管,属于该项目第三个核心主题“环境司法”。项目还得到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和陕西、广西、甘肃三省高级法院的大力支持。
项目旨在通过借鉴欧洲最佳实践,加强法官处理环境案件的能力,整体推进中国环境司法目标。项目采纳了“培训培训者”的模式,培训将以实用性方法进行听证并分析环境案件,同时吸纳欧洲相关经验。
此外,项目还将努力提高公众对于环境司法的整体意识,针对各利益相关方包括三省及全国的普通百姓展开普法教育。项目也希望与政府机构,高等学府及非营利组织等开展交流与合作,为法官培训提高进一步支持。项目结束后,实施团队将尝试把成功的培训模式扩展到中国其他省份。
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主任及教授李永宁博士表示,首批选择对这三个省份法官进行培训,原因在于三地法院都未设立专门的环境审判组织,受理的环境类案件数量很少,法官处理相关案件经验不足。“案件少不是因为污染事件和环境纠纷少,而是成诉案件少。原因在于大多数环境纠纷都通过行政手段解决,核心问题是诉讼渠道不畅、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没有有效衔接,”他说。
据中德法律合作项目经理金道格介绍,该培训将重点介绍欧洲在环境公益诉讼、举证责任等方面的技术重点以及欧盟独特的环境法律体系,为中国法官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疑惑。
中国正面临多方面环境挑战。空气污染是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影响公众健康的热议话题。水污染及水源保护在不少地区也面临重大严峻挑战,据最近一项政府调研报告显示,全国近20%的耕地已被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也愈发严重。近期发生的环保事件,如数个城市对建设二甲苯(PX)工厂的强烈公开抗议,近日兰州的城市水污染事件等凸显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有效管理环境问题已亟待解决。
为应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已在多个层面展开努力,着手解决问题并朝着环境可持续性的方向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中国环境法的实施,特别是在司法推进方面,是推动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包括刚刚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形成相对比较全面的法律体系,中国各地相继建立的环境法庭也已超过百家。
然而,随着中国环境司法的发展,中国也面临一些主要发展障碍。全国各地的法官普遍承担的工作量巨大,缺乏处理技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诉讼案件的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