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事:“三公经费”花多花少 需要标准来丈量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新媒体专电 日前,90多个中央部门2014年部门预算公布,面对各个部门繁杂的数据和表格,公众最关注的是“三公经费”支出,这其中折射着官员的行为方式、政府的运行效率。
今年“三公经费”预算之“最”
与往年相比,今年预算公开更加细化,公开更加及时。从公开显示的数据来看:
——公务接待费最高:国家税务总局
在公开预算的90多个部门中,仅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务接待费用超过亿元。其中,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的公务接待费预算为3.9431亿元,位列榜首。其次是央行,公务接待费超过1.5亿元,虽然与2013年的预算数持平,但是高于2013年实际执行数。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最高:国家税务总局
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超过13亿元,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8612.8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近2.7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10.9亿元。
——因公出国境费最高:国家体育总局
数据显示,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三公经费”中的因公出国(境)费超过2亿元,高于2013年预算和执行数。体育总局解释称,主要用于优秀运动队出访参加国际比赛及适应性训练支出,进行体育友好交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及体育援助。
——公务接待费涨幅之最:中国工程院
记者发现,中国工程院公务接待费2013年预算为6万元,2014年预算24万元,上涨3倍。
——公务用车涨幅之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2013年预算显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公务用车120万元,2014年接近350万元,上涨近1.9倍。
——因公出国境费涨幅之最:国家审计署
今年,国家审计署因公出国境费预算较2013年上涨88%,为1157万元。
在公布的数据中,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最少的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不到100万元。其次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预算数为148.29万元。
网友表示:“三公经费”的多少并不能说明问题,只要用得合法,花钱再多也不为过,不该花的钱再少也是不对。唯有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标准,三公经费才能走上正轨。
20多个部门今年“三公”预算“就高不就低”
去年又有哪些部门花冒了?记者查阅发现,保监会2013年预算执行数超过当年预算数30.94万元。对于这笔经费,保监会给出了明确解释,这主要是经批准购置的部级领导公务用车。
网友独坐桥头看水流称“超支不见得是坏事,至少他敢让你知道超支。欢迎透明,就怕暗箱。”
有媒体统计显示,在公开预算的90多个中央部门中,有51个部门的2013年三公预算执行数,都低于2013年初的三公预算数。
减少“三公”开支,除了少支钱外,更重要的意义是第二年的预算会照此基数制定。然而,记者对比发现,20多个部门存在2014年的“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就高不就低的现象,也就是说,虽然2013年的预算执行数低于预算数,但2014年预算数却高于2013年的执行数。
例如,商务部“三公”经费2014年预算5622.88万元,高于2013年执行数3422.76万元。国家林业局2014年“三公”预算3468.08万元,高于去年执行数3162.11万元。环境保护部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685.34万元,低于2013年的预算,但高于2013年执行数2323.6万元。此外,“三公”预算高于去年执行数的还包括体育总局、中科院、民航局、外汇管理局、国家粮食局、宋基会、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告诉记者,物价因素对预算的影响很大,“三公经费”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购买服务,例如汽车燃油、车辆购置等,会因物价上涨,支出总额增长。但由于我国预算编制采用基数法,各个部门并没有公布“三公”开支的标准,例如出国多少次,每次出国费用的标准,公车购置的数量和最高单价等,因此单从总量的升降无法判断其合理性。
该花不该花需要标准来丈量
专家表示,群众希望通过公开、透明来防止“三公”支出中过度的、不必要的支出。但如何判断,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标准。
网友沪城学士表示,“三公经费的公开固然令人欣喜,然而,不公开三公经费的预算依据和执行标准,只是公开三公经费的数字,对群众来说依然是一头雾水,监督也就无从谈起。”
王雍君坦言,当前我国三公经费支出标准还不健全。很多方面没有细化的标准,比如公车更新的标准、楼房装修的标准等,很多地方标准制定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另外支出标准不统一,各部门、各地方的标准都不尽相同。
“预算透明的关键一是可核实性,应公布各种标准,比如说公车购置和维修标准;二是审计,如果公布的结果是经过审计的,公众会认为这是可以信任的,但这都还比较遥远。”王雍君说。
网友期待,转变作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公”开支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更大范围的政府信息公开才会减少腐败滋生。(参与采写:徐蕊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