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化意味什么
每年1000多万农民转移进城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按规划,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60%。这几年,每年城镇化率要提高约0.9%,就是每年要转移1000多万的农村人口。“我国有19000多个建制镇,如果每个建制镇再吸纳5000人,就是近1亿人;150多个中等城市每个再吸纳20万人,就是3000多万人;260多个小城市每个再吸纳10万人就是2600多万人。加在一起就是1.5亿多人口。”
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就业机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表示,随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公共服务投入至少增10万亿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认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更有价值,因为常住人口城镇化还算半城镇化,而户籍人口城镇化就要加上基本公共服务了,算是真正的城镇化。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意味着城镇化增加的人口速度要超过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就意味着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将大幅增加,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城市有所不同,但平均来看,1个人10万元是要的,所以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至少要增加10万亿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上。
□规划亮点
推进城镇化以人为核心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他说,这部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
强调生态提高生活品质
徐洪才认为,规划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城镇化质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为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明确提出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对此,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为使城市生活和谐宜人,规划要求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