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结构——
看数量更重质量
【读者提问】 “当前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城市空间无序开发,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等现象。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网友“POP核桃”问。
【报告亮点】 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代表解读】 作为滕头村的“带头人”,傅企平代表一直胸怀打造城市化的现代农村的理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市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多,更重要的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傅企平代表说,眼下,国内一些城镇缺乏科学规划,出现粗放式扩展。在片面追求GDP和土地财政收益驱动下,一些地方甚至演化成房地产“圈地运动”。城镇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人口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优化功能区布局,实现由外延型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应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发新型城镇化的活力。”傅企平代表说,这次他专门带来了《关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激励导向作用的建议》。充分发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激励导向作用,盘活低效利用土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徐秋芳代表认为,新型城镇化并非一蹴而就,不能以追求数量和进度为导向,应该重视顶层设计、有序推进,让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镇协调发展,并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真正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重特色——
百花齐放才是春
【读者提问】 “当下个别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拆大建,一些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景观被破坏,而城镇千城一面。这方面有没有应对举措?”网友“杰15”问。
【报告亮点】 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代表解读】 张天任代表既是企业家,也是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支部书记,因此很关注新型城镇化。
他认为,当前城镇化建设,更多注重规划设计的区域、土地、街区及房屋造型等硬规划,而缺少人文要素、文化精神等软规划,具体包括新型社区构造、文化精神提升、工艺推广等方面,很容易出现“千城一面”、缺少特色的现象。
张天任代表建议,由国家制定统一法规,在城乡规划法中加入“软规划”内容,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做到软规划与硬规划有机衔接、彼此融合、相互促进。
徐秋芳代表认为,传统村落空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城镇化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村落消失,文化符号被破坏。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她建议,从国家层面予以充分重视,协同政府、高校等有关部门,组织学术力量,对传统村落文化实施保护措施,如建立省际交界的传统村落数据库,加快收集省际交界传统村落家谱资料、家训资料、碑刻铭文、口述史料等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省际交界传统村落影像档案。(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廖小清 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