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国家领导人 妇女就业比例45% -4月份CPI维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续紧缩政策 CPI向上趋势难改 -第60届世卫大会再度拒绝涉台提案 国际卫生条例适用于中国全境 -交行A股开盘14.20元涨79.75% 海外投资者一周内从股市撤出$5亿 -中石油获世界最大汽田钻探权 国企将成企业义务石油储备主力 -基金私募将开闸 单笔不低于5000万 银行参与股指期货将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国将重点发展八大高技术产业 扩大民用飞机产业规模 -中国6省份争夺第3个新特区名额 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费师范生办法出台 国家鼓励终身从教 须回生源地执教十年以上 -中国将采取五项举措提高企业职工工资
社保、医改、物价等成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十大问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5 年 03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公众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

从2000年开始,每年年底,美兰德信息公司都会就这个问题征集民意。近日公布的第五次同题调查,采用电话随机调查和街头拦访相结合的形式,在无提示的情况下,对北京、沈阳等13个省会和直辖市5013名城市居民进行了访问。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城市居民最关心的十大社会问题依次是:社会保障(51.5%)、医疗制度改革(41.0%)、物价问题(39.5%)、社会治安问题(37.3%)、子女教育问题(36.8%)、下岗失业(32.8%)、腐败现象(26.6%)、环境保护(25.7%)、城市交通(21.1%)、社会风气问题(15.6%)。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谢遐龄教授认为:“可能各人感受不同,排序不一样,但是这些问题肯定都在大家关注的范围之内。”

社会保障:交多了没钱吃饭,交少了怕以后没人管

从2002年到2004年,社会保障连续3年排名公众关心问题的第一位。

3月24日上午,记者在北京街头访问了正在晨练的张大爷。在了解了记者的采访意图之后,他第一句话就是“这两万八是怎么算出来的?”记者了解到,张大爷所说的“两万八”是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职工全年平均工资收入,平均到每个月是2362元。这也是缴纳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主要参考标准。

“我们的收入和两万八差得远着呢。”张大爷告诉记者,他的女儿下岗后在一个药店工作,工资只有600元左右,而且需要自己缴纳三险,最后拿到手里的钱只剩下300元左右。

为此,记者拨通了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咨询缴费事宜。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北京市民的平均月工资为2362元,养老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标准在545元~2362元之间,实际缴费额是缴费标准的24%~300%,医疗保险需固定缴纳2362元的7%,而且三险必须一起缴纳。记者按照2362元的标准计算了一下,三险共需缴纳708.6元。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数字。

“原来是怕没保障,现在有保障又交不起了。”张大爷一脸的无奈。

医疗保险:小病扛着,大病才看

据跟踪数据显示,在公众关心的话题中,医疗制度改革五年来始终排名前三位。“我现在就抓紧时间锻炼,轻易不上医院,一上医院花钱肯定少不了。”正在打球的李大姐听到记者在采访有关医疗的话题,主动参与进来。旁边一名年轻男士也说:“现在别说老年人,年轻人也看不起病。我去年看了个重感冒花了5000多元。这回可知道了,得好好保养。”

尽管公众有着各种各样的抱怨,但要说政府毫无作为又显然有失公允。采访中,谢遐龄教授认为,在医疗改革问题上,政府和公众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政府的确做了不少事,但公众仍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事实上,由于专业性很强,包括医疗改革在内的很多问题的话语是由医院和医生主宰的。医生做得对不对,该怎么做,无非请另外一些医生做判断,说来说去还是在医生的群体里。”

在李大姐这样的普通人看来,“小病扛着,大病才看”是他们最现实的选择。不管将来如何,至少现在是这样。

物价:收入增加是爬楼梯,物价上涨是坐飞机

在2000年市民关心的问题中,“物价问题”排名第九,其后3年甚至没有进入前十位。本次调查,“物价问题”以39.5%的关注度跃居城市居民关心问题的第三位。在记者采访中,只要提到物价问题,周围就会一下子围过来不少人。“现在的物价涨得也太离谱了。”“如果收入增加的速度是爬楼梯,那物价就是坐着飞机涨的。”

70多岁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旁边的家乐福超市什么都有,可要是买菜,他还得在超市、农贸市场和小摊贩之间算计。“你看,这里的黄瓜就比前面那家贵两毛五呢。”

物价问题始终存在,但这回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呢?谢遐龄教授解释说,由于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原因,在经历了几年的通货紧缩之后,去年的物价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之所以特别让人关注,是因为这次涨价的多是农产品,几乎波及到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

用王大爷的话说就是“吃什么涨什么”。

子女教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在这项持续了5年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虽然首次进入前十位,但这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2004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社会蓝皮书》中就提到,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首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在北京某媒体工作的杨女士正在为这事发愁,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在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孩子身上。“我们孩子报的都是名校老师办的班,学费真够高的。而且,要补就补全了,哪科也不能落下。”虽然杨女士的收入已经高于北京市民的平均水平,但她仍然担心自己会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记者从北京市丰台一中了解到,过多的教育花销确实成了不少人的负担。一名高一学生告诉记者:“班里有的同学从寒假就开始请老师补课,敢这么补的肯定家庭条件好。”据记者了解,无论收入高低,城市居民对孩子教育的投入都是“义无反顾”的。一名退休教师对记者说:“城市的就业压力大了,父母越是感到失业的风险,就越加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他们希望孩子能上最好的学校,将来不至于失业,过更好的日子。”( 作者:成梅 唐勇林)

《中国青年报》2005年03月28日

来源: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