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批的一百个项目已经获得批准,总投资额110亿元,这标志着中国“振兴东北”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在此之前,东三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上报了各自的申请项目,经过发改委组织有关专家和人员对申报的众多项目进行严格地筛选,评估后,首批项目最终确定,这次国家的资金重点投向了一些体制和机制都比较新的企业。
在首批一百个项目的名单中,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所申报的38万吨年改造到60万吨年的乙烯项目及其配套装置,榜上有名。
中国石油石化分公司总经理于力说,现在乙烯可以这么讲,包括下游的产品——特别是我们吉林石化乙烯下游的产品,一系列的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还有有机化工原料等等,我们这些产品都有市场竞争力,附加值都很高。
同样是上项目,1994年开工建设的阿尔法高碳纯装置项目在吉林石化分公司的不少干部职工的记忆中,还不曾遗忘,1997年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前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投资三十三亿元,建成投产了阿尔法高碳纯装置项目,但运行一段时间就停产了。
阿尔法高碳纯装置,属于当初在确定项目时,缺乏对项目市场前景的准确分析,所造成的盲目投资仓促上马的情况。还有一些项目的市场空间,虽然比较大,但由于企业的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投下去的资金就像打了水漂,好项目未必能出现预想中的好效果,最后导致银行贷款无法偿还,还引发职工下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普遍存在的项目怪圈现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称,80年代、包括90年代,中央、国务院采取各种办法来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但是由于这种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的落后,国家给了项目,给了资金投入,但是经过一个周期之后,相当一部分变成了不良债务。那时候投资设立的企业,后来就变成了一个要脱困的企业。这个我想就是由于体制、机制上的转换慢了一步,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连环套的局面。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前身是1957年建成投产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作为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基地,吉化为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许多东北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它也面临着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诸多困难。2003年对于吉林石化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吉林石化结束了长达6年,连续巨额亏损的历史,实现了扭亏为盈。
体制的落后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办社会职能,以前的吉化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小社会,职工和家属的生老病死,上学就业,各种福利全靠企业来解决,托儿所、医院、学校等等各种服务机构就有20多个,服务人员也达到了3万多人。1998年,原来的吉化公司划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理。第二年经过新一轮的重组改制,核心业务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通过体制创新,企业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还是有了轻装前进的契机。
体制改变以后,如果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不随之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话,实际上新瓶装的依然是老酒,企业的扭亏为盈和持续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支持。2002年以来,围绕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机制,吉林石化实施了从严管理,节能降耗,等一系列的改革。
从以前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到现在眼睛盯紧市场,按照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工作的结构,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增加了紧迫感和压力感。吉林石化许多干部群众的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对那些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来说,再像过去那样靠跑贷款、上项目等输血办法,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企业自身造血机能的恢复,必须依靠转换落后的经营机制和体制来实现。而像吉林石化这样一些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备新的管理机制的企业,国家资金的扶持,必然会给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吉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曹大卫谈到,老工业基地,不单面临着机制转换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大量资金,那么资金从哪儿来呢?在融资方面,也必须走出去,也就是说是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和社会资本,来参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
吉林省省长洪虎表示,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能把它当做惟一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办法,国家的支持是前提,是一种引导,最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创业,自力更生。如果说机制、体制问题不解决,仅仅是上一些项目,那么我认为将来可能造成一个规模庞大了的老工业基地。所以老工业基地振兴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老”字换成一个“新”字就是机制新、体制新,然后是什么呢?然后是产业的结构新。
在确立东北振兴的原则时,中央政府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这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讲究效益。从这次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首批启动的一百个项目可以看出,只有那些机制新、体制新的企业才能获得国家资金的青睐,项目资源只有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进行配置下,投资者和经营者才能收到看得见的效益,东北才能真正走出项目怪圈。
央视国际2004年1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