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在这片欣欣向荣的齐鲁大地上,好客的山东人正在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创新精神,谱写着一曲“乡村振兴进行时”。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3 16:33:33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3 16:33:33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山东一些农村优质现代化企业响应政府政策号召,展开对口帮扶、吸纳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4 11:03:20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4 11:03:20
沂源衡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沂源县燕崖镇王庄村,该公司投资果蔬冻藏生产加工项目,项目较大地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加工车间可安置就业120人,月均工资达3000元,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5 13:16:31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5 13:16:31
作为山东省第一个系统性开发的古村落旅游区,沂南县竹泉村村如其名,竹林环绕,泉水涌动,民风淳朴保留沂蒙山乡特色民俗文化。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景象。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6 09:16:27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6 09:16:27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率先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打造了田园风光综合体,通过高效的土地流转和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凝聚民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业,激活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10 09:53:03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10 09:53:03
9月2日,记者随“乡村振兴齐鲁行——‘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山东济南的力诺智慧园。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3 16:33:33
中国网·中国扶贫在线
2019-09-03 16:33:33
9月2日,记者随“乡村振兴齐鲁行——‘开放的山东’全媒体采访活动”,来到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的得益乳业第二牧场和皇城镇玫瑰创新小镇。这里不但孕育了北纬37度黄金奶源,还是山东产业融合生态农牧文化的发源地。
“我在这儿工作有八年了,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里工作相对轻松,而且有很好的劳工保障,公司提供五险。并且,这些年来眼看着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往回跑,不用再到异乡工作打拼,是个好现象。”
——作为得益乳业第二牧场 80名员工中的一员,每天工作8小时的她,月收入能达到3500元。
“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普遍现象,这里民宿多是由古老的居民旧宅改造,最初把这些旧房子从老人手中租赁过来,每年给一到两千元,已经是一笔较可观的养老基金。”
——配合灵活的土地流转和房屋改造利用,这些霜鬓斑白的老人们既是土地流转和房屋租赁的受益者,也是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贡献者。
“我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除了干农活挣一点钱外,额外的收入用来添补家用,减轻我丈夫儿子的负担。加工车间可安置就业120人,月均工资达 3000元,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刘顺郎操着一口浓厚的乡音说。
“过去月收入几乎养活不起家里4口人,如今自己在中国绳网文化体验中心上班,月收入有将近4000元,我很荣幸自己四代人都在传承这项技术。”
——于俊英制作的手工绳编多用于马鞭、健身和收藏,每条价格从300元至500元不等。
“过去,我们种地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我每天在这里工作八到十小时,平均一天挣100元,早上五点多来这里摊煎饼做豆腐,工作到下午两三点结束就会回去种地(樱桃)。”
——41岁的村民朱乐娥是祈源县朱家户村乡村振兴小微扶贫站点豆腐坊的一名员工,同时也是三口之家的母亲,儿子和丈夫分别在外地上学、打工挣钱。
“以前我们总是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开心的时候很少,现在我们每天工作都挂着笑脸,生活充实而满足。”"扶贫车间"建立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也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扶贫车间”以“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使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让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正在赶制一批订单产品的她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