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实习生 胡少雄 编辑 王振红)内蒙古自治区于2013年发布了《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与2011年相比,内蒙古全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内蒙古整体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和能源的依存度较高,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不足,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科学管理资源、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011年,全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与上半年相比,全区及各盟市、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均无明显变化。12个盟市中,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兴安盟为良,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通辽、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为一般,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为较差,阿拉善盟为差。全区89个县域评价单元中,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的仅有根河市1个,占全区面积的1.75%;等级为良的21个,占全区面积的31.4%;等级为一般的61个,占全区面积的42.66%;等级为较差的4个,占全区面积的10.43%;等级为差的2个,占全区面积的13.76%。全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整体分布规律为:从东到西,随着气候带从湿润带逐渐向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干旱带过度,植被类型从森林逐渐向灌木林、草原、荒漠过渡,生态环境质量等级逐渐下降。
内蒙古全区环境监测网覆盖空气、降水、沙尘天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地下水、噪声、辐射、土壤、生态等各环境要素。开展的检测有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专项监测、预警监测和应急监测等。2012年,全部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环境监测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内蒙古环境保护厅网站)对外发布,主要包括我区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我区重点流域水质周报和月报、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月报、声环境质量报告及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等信息,以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全区还实现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共计410家企业的1133个监测点安装了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219家企业安装了262套视频监控设施;39家大型电厂安装了101套脱硫工况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污染企业从过去随机化、粗放式的末端排放监控转变为实时化、精确式的“三位一体”污染治理全过程监控。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整体加强了环境信息化建设,除了完成了“十八大”期间网络的安全运维工作,建立同城灾备系统之外,还完成了机要局政务内网改造和自治区政务网改造,实现了网络等级保护,保障了视频会议系统调试使用确保会议正常开启。升级改造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电子政务系统,推动了厅公文信息化发展。2012年全年通过公文系统签发和待签发的文件共计2616个,实现了非涉密公文的电子化办理。建成了全区统一的环保物联网智慧监控平台,逐步实现环境信息“一幅图”、“一个库”、“一平台”、“一张网”、“一站群”管理模式。基于云计算的部署结构设计,通过虚拟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构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环境数据中心,实现了对我区环境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统一备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后续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同时,自治区政府也加强了当地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通过内蒙古电视台记者站、中国环境报内蒙古记者站、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报道环境新闻。其中,通过中国环境报报道地方新闻4期,各类报道172篇,“迎接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展示地方环保新形象”专题宣传彩板5块。在内蒙古日报刊发新闻90余篇。与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共同完成内蒙古记者站、“环保在线”栏目新闻60余条。与内蒙古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共同完成新闻108条、内蒙古电台交通之声部门合作播发稿80篇,其他自治区级报刊和网络发稿180篇。编制《环保信息交流》期刊12期。协调内蒙古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2012年内蒙古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继续开展内蒙古环保世纪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报道“2012年度环保百日减排专项督查行动”;全方位报道专项行动解决减排任务突出问题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