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林毅夫呼吁央行大胆加息 提准备金率不利启动内需 调控3变化 -"南海一号"驶向"水晶宫" 台湾海峡发现古沉船逾两千艘引捞宝热 -中国个税起征点拟上调至2000元 为何定在2000? 收入高者获益 -强令员工据新法重签合同违法 退休年龄调整2020年养老金将盈余 -中国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 长江流域遭遇50年来最严重秋旱 -监管层约束大股东 股民近4成亏损 08券商最看好六大行业(附股) -基民年终结账逾五成亏损 买入时点是主因 2007基金业十大新闻 -中国立法严惩侵害国有资产行为 剑指国资贱卖 草案三大看点 -社保基金今年在股市赚过千亿 用人单位不缴社会保险费处罚加重 -主要农产品价格08年不大涨大落
创业板推出箭在弦上 将催生大批亿万富翁?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政府官员有关创业板的“高调”发言,令市场对于这个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尽快推出充满遐想。但管理层对此尚存一些意见分歧与疑虑,临门一脚何时踢出,仍难预料。

12月1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广州举办的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国际合作大会上表示:“明年中国将在深圳推出创业板。”这是近来关于创业板推出时间最明确的一个说法。

自12月以来,创业板何时推出一直是个热点话题。12月初,在深圳举行的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均针对推出创业板的问题,向外释放“积极”信号。这被外界解读为创投企业的利好,不仅引发了一轮媒体热议,在随后的半个月中,不少机构、证券公司甚至纷纷向股民推荐有创投或与创业板题材相关的股票。

创业板,这个相当于美国纳斯达克功能的上市通道,在今年IPO频频造就新首富的背景之下,显得格外诱人。就在上述会议上,巴曙松估计,如果在珠三角符合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都能上市,珠三角将可以产生1万名亿万富翁。

虽然市场普遍对创业板的及早推出持乐观态度,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对相关知情人士的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创业板何时推出的问题,目前最高决策层还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时间表。此外,监管层对创业板的作用也依然存有一些“疑虑”。

时机成熟

“12月份对于推出创业板最振奋的消息就是成思危、尚福林的‘高调’发言了。”一位深圳投资者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在12月初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成思危表示:“推出创业板市场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当务之急,‘宜早不宜迟’。”尚福林也认为:“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已经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他还首次在讲话中表示创业板推出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同时首次披露创业板的定位与制度设计。

尽管政府官员在每年一届的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对创业板问题发表言论已经司空见惯,如在一年之前的第五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尚福林就表达出“适时”推出创业板的愿望,但此次讲话“基调明显”,即中国推出创业板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随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三大报均在显著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报道,全国主要财经媒体、都市报也纷纷转载。

11月16日,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针对创业板推出的问题,2006年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曾向国务院领导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尽快’推出创业板,其时机已经成熟。”

“从理论上说,创业板推出已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张承惠说,但出于一些现实考虑,目前还不清楚国务院会何时决定推出创业板。

争议十年

从提出设立创业板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时光,其间风雨不断,贯穿着唱衰与盛赞的博弈。

199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在当年 “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提案,被列为政协一号提案,掀起了中国风险投资的热潮。

在同一年,成思危进一步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即第一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但是1999年,成思危在赴实地调研后发现,一些国家的创业板炒作过热,不少人只是为了“圈钱”而成立所谓创投企业的。

事实上,正是因为盲目“圈钱”和“追捧”,2000年和2001年,世界股市发生了深刻变革,特别是作为全球创业板典范的美国纳斯达克遭遇高科技网络股泡沫破裂,香港创业板从1200点跌到最低100多点。这些“不应景”的事例让当时决策层对中国推出创业板缺乏信心,于是创业板的推出进程“戛然而止”。

据了解,在2001年,成思危还曾写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不急于推出创业板,不能把风险投资家应该承担的风险转嫁给股市投资者等观点。

虽然存在这些唱衰的声音,但两年之后,推出创业板声音再起。200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主管金融工作的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议案》。该议案不仅迅速获得来自广东的一大批代表联合签名,也引起了与会许多经济学家以及会外市场人士的强烈反响。一场创业板是否应该在中国尽快设立的讨论再次白热化。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当年“两会”期间表示,对目前的中国而言,创业板不过是一种“罗曼蒂克的幻想”。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也向《中国经济周刊》坦承,他当时投下了坚决的“否决票”。

“当时反对的理由很多,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还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报告阐明反对的理由。” 张承惠说。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回忆说:“当时政府官员、学者反对创业板的各种声音很大,主要集中在:投资者会过分炒作创业板形成泡沫、创业板推出对于还未成气候的主板A股市场形成资金分流、世界范围内推出创业板成功的案例比例不高等等。”

记者发现,从创业板市场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虽然出现了美国纳斯达克、英国AIM市场、韩国科斯达克市场等成功案例,但也出现过德国创业板关闭、日本创业板整合的窘境和失败的教训。

曾在香港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现任汇信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翔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决策层对创业板推出小心翼翼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现在的香港创业板就不是很成功,即使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比例也很小。”

不过,叶翔认为内地市场提出创业板还是非常适合的。他表示:“香港对于财富累积比较倾向于房地产和金融市场,而对于实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并不十分看中,而内地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各种新兴企业、高科技企业方兴未艾,所以政府应该提供好的融资平台。”

据张承惠介绍,2006年国研中心有一个重点课题,研究“企业如何才能创新”。在该课题中,张承惠主要负责研究企业创新中的融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相对于企业创新的需求远远不够,融资渠道对于企业创新远远不够”。

在今年第六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尚福林也表示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一大批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企业茁壮成长,对创业板市场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内主板市场由熊转牛,担心创业板会分流主板资金的想法也基本不被提及,甚至出现了相反的观点。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侯外林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坦言,创业板推出其实对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是个很好的事。

监管层的忧虑

今年8月22日,《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筹划近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将择机推出。但这是否意味着创业板的推出已进入坦途期呢?

11月24日,管理层在杭州召开有关创业板的会议,就发行等方面细节进行探讨。据《财经》杂志报道,与会者在“发行审核程序、投资主体以及企业准入门槛等几个主要问题上存在分歧”。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周刊》进一步了解到,目前管理层还对创业板推出是否会对创新产生反作用表示出很大的忧虑。

“上个月(11月),我曾与管理层讨论过目前创业板推出还存在什么障碍,其中创业板推出之后,企业高管、科研人员的暴富是否会打击他们进一步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为主要担心的问题。”叶翔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管理层担心他们一旦有了钱之后会选择出外度假、过着安逸的生活,而不是选择留在中国进一步致力于创新,那么创业板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创业板也会很快垮掉。”(记者 谈佳隆)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图片新闻:
九寨沟将拒绝影视剧组进驻拍戏 拟制定管理办法
“南海一号”22日成功打捞出水 打捞费用3亿 价值千亿美元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 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大会/全球外包大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