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原油期价虽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在120美元/桶之上高位运行。相比之下,国内能源期货的唯一代表——上海燃料油期货涨势则明显逊色,自原油站稳100美元的三月底以来,原油涨幅已超26%,而燃料油却只有不到12%。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两者涨幅的差距呢?
首先来看原油上涨的动力:从货币因素看,美元贬值曾一度是原油上涨的主因,然而其对人民币标价的燃料油起到的效应却正好相反。从目前看,基本面对于原油已重新占据行情的主导地位,而中国需求仍是国际原油供需平衡表中需求增长的重要一项。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了15%,达到了4550万吨,这直接弥补了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增幅下滑。与此同时欧佩克却不愿打开增产“闸门”,使得消费国原油库存处于低端位置。
原油价格高企还有下游成品油的利多叠加作用。目前已进入北半球的夏季,传统意义上的美国成品油消费市场重心已从取暖油等转向了汽油,美国汽油库存尽管绝对值高于去年但已转入下滑趋势。同时,包括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也处于5年区间水平低端,从而支撑着该类产品的价格。5月9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20万桶至3.258亿桶,较去年同期低4.9%。往年只有汽油库存利多显现的季节,馏分油也出现供应紧张,原油价格自然易涨难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加坡市场燃料油库存由于船货的涌入,目前仍维持在1800万桶左右的高位水平,月度库存均值高出去年同期水平30%以上。库存紧张程度不同自然导致原油和燃料油的一强一弱。
就燃料油而言,自身品种特性决定了其长期被动跟随的行情特征。我国对燃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而这些用途很容易被天然气和煤炭替代。需要注意的是,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管制不同,燃料油市场目前已完全市场化,长期价格上涨对其需求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从去年的进口数据就可见一斑,2007年5月国内5-7号燃料油进口关税由6%下调3%,但全年5-7号燃料油进口也只有2248.59万吨,较上一年下降了15.4%。
随着基准原油价格的飙升,新加坡当地燃料油价格突破每吨600美元的历史大关,但裂解价差同时降到每桶-28美元的历史低位,这是造成上海燃料油期货标价偏低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半数以上资源依赖进口,新加坡市场180CST燃料油基准价格直接影响国内燃料油成本。每次价格高企都会出现内外价格大幅倒挂的局面。中国电厂采购在本次油价冲高过程中明显放缓,国内外燃料油市场似乎都处于有价无市的格局。从季节性因素考虑,随着国内夏季发电需求的转旺以及奥运因素,国内的燃料油需求仍然处于稳步回升阶段,从期货的角度来看,目前上海燃料油期货合约间近高远低的反向市场结构也对远月合约构成支撑。
综上所述,原油涨势具备美国成品油利好叠加的特殊因素,国内燃料油期货走势偏弱是因其长期消费易于替代以及新加坡库存充足和裂解价差处于历史低端所导致。由于电力消费旺季临近以及国内期货的反向结构,如果后市出现美元反弹打压原油,滞涨的上海燃料油还将出现抗跌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