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美国政府不断减息释放出的对经济增长担忧的信息,是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大幅震荡的主要原因。
最近两年,石油价格、大宗商品甚至粮食价格的波动都远远脱离了其长期波动区间。带来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长期低利率政策和美元持续贬值,使大量的流动性进入供给相对短缺的领域,大宗商品被赋予了很强的金融属性;其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金砖”四国的经济崛起,带来商品需求的不断扩张。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实质性需求增长是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的基础,而金融性需求在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下会将实质性需求大大放大。一旦实质性需求下降,商品的金融属性赖以依附的基础即出现逆转,带来金融性需求的萎缩,并有可能放大实质需求的下降的程度。
短期内,全球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促使投机资金还会不断追逐短期套利机会,大宗商品、能源、粮食的金融属性被强化,年初以来油价、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冲高,正预示着商品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
中期看,大约在下半年以后,全球总需求减弱将带来对商品的实际需求必然下降,支撑高油价、高大宗商品价格和高粮食价格再继续上涨的动力会受到影响。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拉升商品价格的金融性因素将急剧衰减,而投机资金的撤离将带来市场的剧烈调整。
美元汇率年内将可触底,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风险加大。6年多来,美元对主要货币的综合汇率指数已经下跌40%,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年内欧、日、美之间经济实力和利率政策的相对变化,将给美元带来反弹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当在下半年出现,即在美国经济情况稳定下来而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出现减息的时候。无论是美元汇率触底反弹,或仅仅维持低位震荡格局,都会引起油价、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调整,对全球通货膨胀走势产生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