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加快,累计升值幅度达到4.06%。分析人士预期2008年人民币升值很可能达到或超过10%。美国财长保尔森访华,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将继续加速,这将给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壮大、股市发展带来诱人的机会,同时布下危险的陷阱。
大国转型的契机
2008年人民币升值进入关键的一年,加速升值已不仅是来自外部的被动要求,更是国内经济调整的主动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长期效应。升值加速有利于中国从劳动力大国、出口大国,向资本大国、消费大国转型。
汇改以后,人民币累计升值15.6%,如果今年人民币升值10%,则到年底时人民币将累计升值27%,这样的升值幅度将会对国内经济生活、与外部的资本和贸易关系,甚至对全球经济、金融、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来看,加速升值有利于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和外汇流入,也有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是高增长和高通胀背景下一种货币紧缩的调控工具。因为一般来说,本币升值能起到紧缩作用,甚至带来通货紧缩的后果。
如果眼光放得更长远,加速升值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重大。这也是人民币主动升值需求上升的原因所在。
首先,当一国货币升值30%左右,其进出口贸易格局必将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例如,进口国外商品相当于打7折,大到原油、铁矿石、飞机等重要原料和高科技产品,小到化妆品、家电,甚至个人出国旅游、留学、购房,都将变得很划算。这有利于刺激内部消费增长,经济增长点可能进一步从出口向消费转移。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也将率先出现深刻变化,目前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即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将进一步从劳动力向资本转移。
人民币升值,最先受惠的必然是人民币资产集中度高的企业和部门。一是随着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我国外汇储备(本金部分)增加更快,中国有能力在全球范围进行更广泛的金融活动和投资,进一步输出资本,多渠道获取收益。二是金融机构资产增值、力量壮大,有条件开展更多海外收购和投资。三是土地、金融资产升值吸引力加大,将有更多海外投资涌向中国,投向实体经济、股市、楼市。
在这样深刻转型的过程中,本币升值将孕育出众多领域的投资、扩张、发展、优化的机会,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健康、更快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无论中国经济,还是中国股市,都有理由被长期看好。
热钱危机阴影愈浓
升值可能引领中国经济和金融进入一个爆发式发展阶段,但也可能为持续发展留下陷阱。
经济爆发式发展,必然带来过度膨胀的隐患。应避免经济在“盛极一时”的过度繁荣后,迅速走向衰退。在所有经历过类似发展过程的国家中,热钱引发的金融危机是最值得警惕的陷阱。
拉美国家、亚洲国家都曾走过这样的弯路。日本是最典型的例子。日元上世纪70年代后对美元持续多年大幅升值,尽管期间也有个别时间段贬值,但长期升值趋势较明显。这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股市和楼市,这两个市场上资产泡沫急剧膨胀。日元对美元最多升值2.5倍,股市在80年代也涨了3倍。
而热钱撤退带来了股市的暴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经指数从39000点的高位一路下跌,其后两年时间跌回14000点,被认为是全球最严重的股灾之一。
人民币大幅升值15-30%会不会带来类似的灾难呢?这值得思考和警惕:A股市场和楼市也在前两年积聚了较大的泡沫,很难说其中热钱的作用力有多大。
从去年开始,外汇储备增长异常迅猛,全年增长4619亿美元。其中剔除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其他外汇流入”猛增20倍,达到1320亿美元。而今年1-2月,外商直接投资又大幅增加75%。其中不排除隐藏大量热钱的可能。
监管层也注意到这些异常变化。分析人士认为,热钱入侵只是危险的开始,热钱撤退才是真正的危机,央行可能在2008年大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有分析人士建议从“进”和“出”两端共同加强监管。一味的“宽出严进”可能为热钱制造顺畅逃离的渠道。
目前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热钱还不得而知。不过,热钱的参与加剧了A股市场的震荡。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仍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尤其面对年内升值幅度可能达到10%的诱惑,热钱应该还没有足够的动力集中撤退。
通过缓慢升值抑制热钱流入的方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建议也不被监管层采纳。放大汇率弹性可能是预防金融危机比较好的办法。这一点在两会上总理答记者问,以及央行刚刚召开的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中都被提及。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是比较好的时机,应该抓紧时间,发挥市场作用,尽快增强汇率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