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是长线资金大举入市的一年。
除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之外,大型国企的实业资金也战略性入市。来自WIND 资讯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大型国企入市步伐进一步加快。宝钢、申能等大型集团旗下公司,持有的重点A股市值均上升了200%以上,其积极入市的姿态仅有保险资金可与比肩。
股改增持推升市值
当然,实业资金入市与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与集团整体战略的密切配合。宝钢和申能上半年的最大投资均为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改增持项目,这不能不说是实业资金本色的显示。
从统计上看,宝钢集团上半年增持的近5亿股G宝钢,市值高达20亿元以上。如果剔除这笔投资,宝钢集团的其他重点投资不过10亿元。资料显示,宝钢上半年新增持有的G宝钢,动用的很可能是其股改方案中的第二批增持资金。根据宝钢集团此前的公告,该笔增持有于2006年1月5日结束,资金规模20亿元。
此外,申能集团也有一笔重点投资---2.2亿元的G申能流通股。该笔投资同样源自其去年股改方案中的增持项目。申能集团日前还进一步公告称,如果8月17日起至10月16日止,G申能股票收盘价格连续3个交易日低于5.35元/股,申能集团将再投入累计不超过79699万元的资金增持公司股份。若该增持全部实施那么,申能的A 股市值无疑将进一步增加。
组合投资各有龙头
除去上述符合集团利益的战略投资外,宝钢和申能均在场内有规模接近10亿元的组合投资,这笔资金走向如何,同样让A股市场的投资者高度关心。
从投资风格上看,宝钢系与申能系的风格有较大差异。宝钢一系的公司绝大部分A股投资均在钢铁本业和上下游公司,其行业属性体现的非常明显。而申能一系的公司投资范围则无所不包,上至军工通信,下到有色资源,房产、新材料、百货、公用事业均有涉及,其组合更类似于基金或者信托公司这样的职业机构。
具体来看,宝钢系统的投资相比年初更加集中,几乎全部归拢到相关行业。除了G威孚和华夏银行外(华夏银行的控股股东也是1家钢铁公司),其余的重点投资均为钢铁股和焦炭股,包括:5.4亿元邯郸钢铁,2.4亿元济南钢铁,近0.5亿元包头钢铁以及山西焦化等。
而申能系的投资则完全不同,除去G申能外,该系统公司没有持有1家电力股票。另外,它的第一大重仓股是芯片制造商G士兰微、第二大重仓股是G机电(主业为电梯和印刷机械制造)。此外,资源类股票也被申能看好,G天业、中钨高新等也被其重点持仓。另外该公司的重点投资还包括G航通(军工股)、外运发展(交通运输)、G天士力(制药)、G金宇(房地产)和G新材料(化工)。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秉持相当严格的组合投资策略,截止6月末,没有1家投资标的超过公司市值的10%,分散投资的策略很明显。(周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