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人民银行前“国际智囊”詹姆斯·R·巴尔斯
政府帮助建行中行上市做得非常成功
银行系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
在过去的几周里,巴尔斯一直奔波于中国各地,足迹遍布北京、广州、上海等7个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想看一下即将开放的中国金融业倒计时的准备状态,并与官员和学者们交换意见。
巴尔斯现任美国奥本大学金融学教授、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美国经济智库梅肯研究院中国项目组负责人。在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巴尔斯享有权威地位,先后担任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老布什政府经济顾问。巴尔斯说:“中国银行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银行监管需要量力适度而行。”
中国央行官员很睿智
2002至2004年,巴尔斯担任亚洲开发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技术协助的专家组负责人,专家组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国际智囊。
专家组一共有20名成员,在巴尔斯的带领下,他们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体制以及其它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开始清理2000多条法规制度,并草拟《银行监管法》。在此期间,巴尔斯的小组就《银行监管法》的修改提出了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很睿智,他们不希望我们告诉他们美国是怎么做的,而是希望告诉他们不同国家的做法,从中寻找最适合中国的解决方案,并使得制定的法律更好地反映出中国的现状。”巴尔斯回忆说。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加大了银行业改革的步伐,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进行了注资,改善了资本充足率。对于这些改革所做的尝试,巴尔斯啧啧赞叹,他说:“中国政府在帮助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上市的过程中做得非常成功,我也很看好他们,他们的资产价值要远远超过会计师所算出来的资产价值。”
据了解,在当时,巴尔斯的小组给予央行的建议是:政府对银行的全资所有不利于银行发展、稳定和良好业绩,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会计体制、信息披露体制、信用评级体制、良好的审计制度以及加快信息透明。
监督应吸取美国教训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房地产热潮,房价飙升之后又骤跌,从而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当时美国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和现在中国政府采取的行动是大致相似的。”巴尔斯介绍说,第一,美国把政府的钱注入到银行业,这与中国注资的做法是一样的;第二,美国制定了《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中国也在不久前修改了银行法;第三,中美两国都建立起了类似的资产管理公司。
巴尔斯介绍说,他们在担任中国央行的顾问后,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银行改革的情况,建议中国应该首先是制定法律,然后再设立监管机构。
“在金融监督与危机管理方面,中国应该吸取美国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他说。
外资看好市场和机会
巴尔斯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正在进行完善风险管理、减少不良贷款、增加资本数量以及提高外国银行参与度的一系列改革。银行系统尽管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某些先天不足,却将逐渐成为增长的动力。”他说:“这几年,中国金融业很多方面都迈开了很大的步伐,在一些领域中国的开放度要超过WTO现有一些成员的开放度。”
“虽然四大国有银行多有波折,特别是农业银行的改革面临财务的困难和社会的问题,然而与许多西方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不同的是,改革从未间断过。并且这些改革是在很短的一个时间段里完成的。”
在巴尔斯看来,中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结构,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的运作已经越来越向真正的商业银行靠拢。《商业银行法》和《银行监管法》等新的法规不断出台,使四大银行日益受到市场力量的控制,并迫使它们在银行业务上采取更为谨慎、苛刻的标准。
巴尔斯认为:“更多外国银行的参与将会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竞争。目前外国银行持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更多的不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是基于中国广大的市场及潜在的机会而进行的商业投资。”(记者 谈佳隆)
|